-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分子化学-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1. 回顾:阿累尼乌斯方程:k = A0e-Ea/RT=A0exp(- Ea/RT)对于聚合反应的基元反应:kd = Ad e-Ed/RT=Adexp(- Ed/RT) ——引发kp =Ap e-Ep/RT=Apexp(- Ep/RT) ——增长kt = Ate-Et/RT=Atexp(- Et/RT) ——终止总活化能:E= (Ep-Et/2)+Ed/2一般地,取 Ep=29kJ/mol Et=17 kJ/mol Ed=125kJ/molE=83 kJ/mol 温度对总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kd= Ad e-Ed/RT=Adexp(- Ed/RT)kp=Ap e-Ep/RT=Apexp(- Ep/RT)kt= Ate-Et/RT=Atexp(- Et/RT)Rp=kp(fkd/kt)1/2[I]1/2[M] ,设K= kp(kd/kt)1/2 ,将上述三式代入得:K=Ap (Ad/At)1/2exp{[(- Ep-Et/2)+Ed/2]/RT}E=83 kJ/mol 总活化能 :E= (Ep-Et/2)+Ed/2(表观活化能) 这里,取 Ep=29kJ/mol Et=17 kJ/mol Ed=125kJ/mol( E越大,温度影响越大)1)E?0, 温度升高,速率常数K增大, Rp增大。2) Ed对E的贡献最大。选择Ed较低的引发剂, 可显著加速反应。 氧化-还原体系分解活化能Ed : 40~60 kJ/mol,可用于低温聚合; 光和辐射引发分解活化能Ed : 20 kJ/mol,0oC也能引发聚合; 热引发分解活化能Ed : 80~90 kJ/mol,对温度敏感,温度对聚合速率影响较大。 引发剂的种类的选择和用量的确定 是控制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50~60)%(15~10)% 5.7 自动加速现象正常聚合动力学,聚合速率方程:Rp=kp(fkd/kt)1/2[I]1/2[M] 令K = kp(fkd/kt)1/2 , Rp =K[I]1/2[M]2 聚合初期:正常动力学研究区域,满足动力学方程。 [I] [M]3 中期: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即在转化率为10%到60%期间,聚合速率自动增加。Rp4 后期:聚合速率又开始减慢。1.自动加速与体系粘度: 单体浓度小于40%时,无加速现象(曲线平滑,无S型)。 单体浓度大于60%时,明显加速,浓度越大加速现象出现越早;浓度越大,加速程度越大。 体系粘度特性随转化率的变化关系也为S型。结论:加速现象与体 系粘度有直接关系。 这种由于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自动加速现象称为凝胶效应。 体系黏度增加,产生凝胶效应,引起聚合反应速率自动增加。自动加速速率为Ra 。 凝胶效应的产生原因(扩散控制)(1)链自由基双基终止分步进行: 平移、链段重排、活性中心靠近、碰撞。(2)体系粘度增加的结果: 链段运动受阻,活性端被包埋,双基终止困难链终止速率常数kt显著下降。(3)体系粘度升高对自由基和单体都有影响: A. 当转化率小于60%时,黏度升高对于自由基所造成的影响大于单体。在聚合反应3阶段,转化率为40~60%时, kt下降上百倍;kp不变,但 kp/kt1/2 增大很多。Rp =[ kp/kt1/2 ] { f kd[I]1/2[M] }Rp 大大增加,出现S型。Rp 0B.当转化率大于60%时,黏度继续升高妨碍到单体活动:转化率为60~80%时, 进入反应后期,粘度已经妨碍到单体活动,使增长反应受到控制。 同理,Rp =[ kp/kt 1/2] { f kd[I]1/2[M] }kp变小, 并使 [kp/kt 1/2] 减小,Rp降低。C. 转化率为大于80%时,3. 溶剂对自动加速效应(凝胶效应)的影响4、5、6、7为不良溶剂介于二者之间1、2、3为非溶剂凝胶效应出现早8、9、10为良溶剂几乎无凝胶效应出现良溶剂R = Rp + Ra5.8 聚合过程中速率变化的类型 聚合过程各阶段的速率为正常聚合速率Rp与自动加速速率Ra的叠加: R = Rp + Ra Ra与黏度成正比 : Ra ? ? (粘度)Rp与[I]1/2[M]成正比 : Rp=K [I]1/2[M]聚合过程中聚合速率:Rp与Ra叠加结果出现三种速率变化的类型:R = Rp + Ra1)采用低活性引发剂时,[I]变动小,曲线往往为S型。Rp=K [I]1/2[M]; Ra ? ? 2) 选用半衰期适当的引发剂,使正常聚合速率Rp 与自动加速速率Ra互补,做到匀速聚合。3) 选用特高活性的引发剂时,出现前快后慢型。改用较低活性引发剂;补加引发剂Xn 聚合度Xn与动力学链长? 的关系6 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6.1 无链转移时的分子量1、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