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知识排查;4;5;双基自测
1.关于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
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
D.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答案:C
解析: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呼吸作用外,化学燃料的燃烧等也是主要的方面,所以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也不一定维持稳定。;2.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始终是与下列哪项结合在一起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水循环 D.能量流动
答案:D
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
A.具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运动。;4.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
答案:A
解析: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大气中的CO2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水的参与),转变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然后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入各营养级(该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同时各营养级的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都能产生CO2,再返回到大气中(化学燃料的燃烧也产生CO2返回到大气中),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产生温室效应;碳循环具有全球性。;5.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______。
(2)图中分解者通过______作用将生物组织内的碳返回大气中。
(3)图中A中的碳,除碳酸盐外,还可通过______回到大气中。
(4)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______,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的特点。;答案:(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呼吸
(3)燃烧 (4)热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环境中的CO2合成含碳的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碳循环首先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就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3)图中A中的碳,除碳酸盐外,就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通过燃烧释放热能,产生的CO2又回到大气中。(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由于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13;考点突破
一、生态系统的碳循环;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6.目前由于碳循环平衡被打破,形成温室效应的分析
(1)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
①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CO2。
②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2)危害:
①加快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②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生产。
(3)缓解措施:
①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②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典例1】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循环中的模式图,图中圆圈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3为__________,4为__________。
(2)6为__________,7为__________。
(3)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4)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含碳量最多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解析:从图中可知,1与4是双向箭头,1又是生物,故1代表生产者,4为大气中的CO2库。1、2均指向3,故3为分解者,2则为消费者,那么5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6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7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碳在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通过激素的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1.2《腐乳的制作》(1) 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1.2《腐乳的制作》5 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4.1 种群的特征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2) 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4.4《群落的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2节 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 浙科版选修2.ppt
-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节免疫调节.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人类遗传病.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1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2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4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实验的科学性原则.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8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无土栽培问题.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9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探究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10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ppt
-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实验11 实验设计专题研究系列之“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分析.ppt
最近下载
- 绿巨人学习_坡地建筑设计.pdf VIP
- 基于自适应的改进人工蜂群算法.docx VIP
- 2025-2025南大核心CSSCI目录.docx VIP
- 2025年中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白皮书.pdf VIP
- 2025年完整版)体育单招语文试题附答案 完整版520.pdf VIP
- 【Jefferies-2025研报】幻灯片:肥胖症相关公司在ADA会议及下半年的布局:安进、诺和诺德等.pdf
- 海南省建设工程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信用评价标准2025.pdf VIP
- 为旅行社产品定价课件(共21张PPT)《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基于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简介》-姜俊.pdf VIP
- 《中国人民海军》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