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郑交质(左丘明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VIP

周郑交质(左丘明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郑交质 先秦:左丘明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 “无之。”故周郑 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 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 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风》 有 《采蘩》、 《采苹》, 《雅》有 《行苇》、 《泂酌》,昭忠信也。” 标签 历史、故事、古文观止 译文 郑武公、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 (官名)。(周平王)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 周平王。周平王说:“没有的事(偏心于虢公)。”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 (证 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周平王死 (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四月,郑国的祭足帅军队收割了温邑 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周和郑互相仇恨。 君子说:“信用不发自心中,盟约抵押也没用。开诚布公互相谅解地行事,用礼 教约束,即使没有抵押,谁能离间他们呢?假如有真诚的信用,山涧溪流中的浮 萍,蕨类水藻这样的菜,装在竹筐铁锅一类的器物里,用低洼处沟渠中的水,都 可以供奉鬼神,献给王公为食,何况君子缔结两国的盟约,按礼去做,又哪里用 得着人质啊? 《国风》中有 《采蘩》、 《采苹》, 《大雅》中有 《行苇》、 《泂 酌》诗,都是昭示忠信的。” 注释 卿士:周朝执政官。贰于虢:二心,这里有 “偏重”的意思。此指平王想把政权 一部分让虢执掌。虢,指西虢公,周王室卿士。[3] 郑伯:诸侯国郑国的君主, 这里是郑庄公。交质:交换人质。王子狐:即姬狐,是周平王的次子、姬泄父的 弟弟,史称 “王子狐”,在长兄 “太子泄父”死后,被立为太子。公子忽:郑庄 公太子,后即位为昭公。 王崩:周平王去世。崩,君主时代称帝王死。畀:交给。祭足:即祭仲,郑大 (dà) 夫。温,周朝小国,在今河南温县南。成周:周地,今在河南洛阳市东。 中:同“衷”,内心。明恕:互相体谅。要:约束。间:离间。明信:彼此了解, 坦诚相待。沼沚:沼,池塘。沚,水中小洲。蘋:水生植物,即浮萍。蘩,白蒿。 蕴藻,一种聚生的藻类。菜,野菜。筐莒:竹制容器,方形为筐,圆形为莒。锜 釜,均为烹饪器,有足为錡,无足为釜。潢:积水池。污,积水。行潦, 路上 的积水。荐:享祭,祭祀。羞:同“馐”,进奉。《采蘩》、《采苹》:均为《诗 ·召 南》篇名,写妇女采集野菜以供祭祀。 《行苇》、 《泂酌》:均为 《诗 ·大雅》 篇名,前者写周祖先晏享先人仁德,歌颂忠厚。后者写汲取行潦之水供宴享。昭: 表明。 赏析 文章先简要记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方面揭示了郑庄公两次入侵东周之地, 强逼平王立质、咄咄逼人的姿态;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东周王室已然衰微、任人欺 凌、委曲求全的历史情状。并由此得出结论,周天子与郑庄公想通过交换人质来 缓解矛盾、取信对方的做法是不可靠、也不可取的,因为周郑之间并没有诚信之 心,又不依 “礼”行事,所以双方即使交换了人质,也还是不能够维持他们之间 的关系。 最后,君子通过对此事的评论,指出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要建立在彼此体 谅、坦诚相待的基础之上,强调了恪守礼仪、忠于信义的重要性。 文章虽然不长,但叙事朴实,议论周严,有事实,有根据,有结论,语言中 肯,说服力很强。文末 “君子日”一段评论,以信和礼为标准。一针见血地指出 周郑交质之非。数层转折与整齐的排旬,使作者的论断显示出不可逆转的气势, 空灵排宕、辞采纵横而又风韵悠然。 自幽王烽火戏诸侯及平王东迁以来,周王权威早已实际崩溃。但周王及诸侯 都没有将此事捅破。周郑交质作为一个可供观测或曰方便标记的事件点而成为周 王权威崩溃的标志。《左传》认为周郑交质 “无信(已堕落到需靠人质故曰无信) 不礼 (周郑上下失序故曰不礼)”,是东周 “礼崩乐坏”的缩影。 在 《周郑交质》中,君子对双方都有责难,但侧重于批评周王室。左丘明认 为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其不能以信服人,是以礼驭下造成的。周、郑由“交质” 到 “交恶”,其根本原因,是利益和权力再分配问题上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也 就是说,决定周、郑双方关系的最终原则是利益和权利的再分配。尽管由于历史 的局限,《左传》作者不可能揭示周、郑由“交质”到 “交恶”的历史本质,但 由于作者是 “用事实说话”,所以,还是使我们看到了这一时代历史发展的总趋 势和总动向。而 “用事实说话”,也正是此文的最

文档评论(0)

186****3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