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泉
先秦:佚名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标签
咏物、诗经、怀古
译文
寒凉的泉水在下汩汩流动,一丛丛狗尾草浸在寒泉中。梦中醒来我连连长吁短叹,
深深怀念繁华的周国京城。
寒凉的泉水在下涔涔涌流,一丛丛艾蒿草浸在寒泉里。睡梦中醒来我不住地叹息,
深深怀念富庶的都城旧地。
寒凉的泉水在下汩汩涌动,丛丛筮草被淹没在寒水流。一觉醒来我总是哀声叹气,
深深怀念昔日里故都神游。
那时节黍苗青青多么繁茂!滋润它们的自有雨顺风调。四方的诸侯都来朝见天子,
贤德高贵的郇伯亲切慰劳。
注释
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冽:寒冷。苞:丛生。稂:一种莠一类的野草。毛传:
“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说稂是长穗而不饱实的禾。忾:叹
息。寤:醒。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 “京周”、 “京师”同。
萧:一种蒿类野生植物,即艾蒿。
蓍:一种用于占卦的草,蒿属。
芃芃:茂盛茁壮。膏:滋润,润泽。郇:毛传:“郇伯,郇侯也。”郑笺:“郇
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何楷 《诗经世本古义》则据齐诗之说
以为是指晋大夫荀跞。劳:慰劳。
赏析
此诗兴中有比,开头以寒泉水冷,浸淹野草起兴,喻周室的内乱与衰微。而
这,亦写出了王子匄触景生出的悲情。接着以直陈其事的赋法,慨叹缅怀周京,
充溢浓郁的悲凉之感。而三章的复沓叠咏,更是把这种悲凉之感推到了一个极点
上。到了末章,却来了一个雨过天晴般的突然转折,说到周王朝鼎盛之时,万国
朝拜的盛况。或者又如红楼中,经历过至盛的繁华之后,终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
真干净,彼时穿了大红猩猩毡,行走于雪野中的落魄公子宝玉,大概也会想起往
年家族极盛,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梨香院女孩唱的那支 “原来这姹紫嫣红
开遍”的曲子。
此诗的前三章,是 《诗经》中典型的重章叠句结构,各章仅第二句末字
“稂” “萧” “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 “周京” “京周” “京师”不同,而这
又恰好在换韵的位置,易字目的只是通过韵脚的变化使反覆的咏唱不致过于单
调,而三章的意思则是完全重复的,不存在递进、对比之类句法关系。第四章在
最后忽然一转,这种转折不仅在语句意义上,而且在语句结构上都显得很突兀。
因此古往今来,不乏对此特加注意的评论分析。有人大加赞赏,如清人陈继揆牛
运震;也有人极表疑惑,如宋人王柏和今人向熹。持怀疑论者有一定道理,但除
非今后在出土文物中发现错简之前的原有文句,否则这种怀疑本身仍将受人怀
疑。何况检 《国风》一百六十篇,就会发现虽然三章复沓叠咏的有不少,如 《周
南·樛木》 《召南·鹊巢》 《卫风 ·木瓜》 《郑风 ·缁衣》等等,但三章复沓叠
咏之后再加上句式不同的一章那样的结构并非一无所见(如《邶风 ·燕燕》即是)。
语句部分重复在 《国风》、《雅颂》中也可以找出一些 (如 “女子有行,远父母
兄弟”就见于 《鄘风 ·蝃蝀》 《邶风 ·泉水》 《卫风 ·竹竿》三篇中),更不能
据此径自说某句是某诗的错简。并且,此诗第四章的前两句与前三章的前两句相
比较,“昔时苗黍,今则苞稂;昔时阴雨,今则冽泉”(清陈继揆 《读诗臆补》),
可谓 “字字对照,直以神行” (清陈震 《读诗识小录》),在内容上也是互有关
联的。正是因为以寒泉浸野草喻周室内乱势衰的比兴加上慨叹缅怀周京直陈其事
的赋法本身已具有很强烈的悲剧感,而三章复沓叠咏使这种悲剧感加强到了极
点,所以末章雨过天晴般的突然转折,就令人产生非常兴奋的欣慰之情,这样的
艺术效果当然是独具魅力的。从这一点上说,完全有理由将《下泉》一诗置于《国
风》的优秀篇章之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