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风歌
先秦:佚名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标签
民谣、赞美、写风、祈盼
译文
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
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
注释
南风:东南风,又称薰风(薰是清凉温和的意思)。愠:含怒,怨恨,忧愁。
时:适时,及时,合时宜的。阜:丰富。
赏析
《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 《礼记 ·乐记》曰: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
《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 《南风》之诗。”《史记 ·乐
书》曰:“舜歌 《南风》而天下治, 《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
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明初,晋王朱 (木冈)展扩太原城,
新增修大南门,取 《南风歌》之意,原南门命名为承恩门,即辛亥革命后的首义
门,新南门命名为迎泽门。
此诗前两句始见战国尸佼的 《尸子 ·绰子篇》,全诗始出三国魏王肃收集编
撰的 《孔子家语 ·辩乐解》。《孔子家语》是王肃伪托之作,今人因而怀疑 《南
风歌》也是后人伪作。舜为传说人物,其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很可能是小
说家笔法。不过据考证,《南风歌》自战国后已广为人知。今人逯钦立指出:“《史
记》已言歌 《南风》之诗。冯衍 《显志赋》又云咏 《南风》之高声。步骘 《上疏》
亦言弹五弦之琴,咏 《南风》之诗。俱证 《尸子》以后,此诗传行已久。谓为王
肃伪作,非是。”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王力则从音韵学的角度指出:此
诗 “以 ‘时’ ‘财’为韵,这种古韵也决不是汉以后的人所能伪造的”(《汉语
诗律学》)。当然,这首句式整齐、诗语明朗、抒情优美的 《南风歌》,也不可
能是舜帝时代的原作,而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了后人的加工和润色的。
全诗四句,但情思复杂。它借舜帝口吻抒发了先民对 “南风”既赞美又祈盼
的双重感情。因为,清凉而适时的南风,对万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样重要,那样不
可缺少。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赤日炎
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而南风一起,天气转凉,万民必有喜色。所谓薰
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就是表达了这种情怀。“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凉的南风可以解
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由日常生活转而到收成财物,诗意更进一
层。 《礼记 ·乐记》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可见,
“南风”的 “阜民之财”比之 “解民之愠”更为重要,也更为令人祈盼。因此,
前人大都从这方面来阐释诗旨。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
(《史记 ·乐书》)王肃也说:“《南风》,育养民之诗也。”概言之, 《南风》
之歌,即赞颂 “南风”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恩泽之歌。
善读诗者,当悟诗外之旨。其实,先民们对 “南风”的赞颂和祈盼,也正反
映了他们在自然力面前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热烈虔诚的赞颂里,潜藏着忧郁
无奈的心情。不过,由于对 “南风”的赞颂和祈盼,是通过拟想中的舜帝口吻表
达的。因此,经后世儒家诗评家的阐释,“南风”逐渐具有比兴之意,并成为帝
王体恤百姓的象征意象;历代诗人也常以“南风”来称颂帝王对百姓的体恤之情
和煦育之功。在古代诗歌语词中, “南风”是最具美颂色彩的意象之一。
在艺术形式上,诗句错落,诗节对称;押韵讲究,重章复唱;辞达而意显,
声曼而情婉,这是 《南风歌》的主要特点。这种类似楚辞格调的艺术特色,同它
在流传过程中得到加工润色的 “第二重创作”,有着密切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pdf VIP
- 敦煌文学艺术_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章节课后测试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4年.docx VIP
- 调整公办高校本科学费标准政策解读-河北物价局.PDF
- 2025中国船级社人才招聘5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学堂在线 数据结构(上)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绿色工厂管理组织结构成立及职责(制作公司正式红头文件,主要修改标颜色部分,其它部分可据实调整).doc VIP
-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1册《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焊接及热切割作业初训.ppt
- 匡文波版《手机媒体概论》(2025年版)期末模拟试题(四).pdf VIP
- 学堂在线 唐宋词鉴赏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