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八礼四仪,做文明之
【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
传统的礼仪规,直至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八礼四仪”
便是其中的瑰宝。为积极响应省委、教育厅的号召,深入学习《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现
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改善精神面貌。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让全体师生知道 “八礼四仪”的具体容,理解其含义,在此基础上能辨别是非。
2、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希望他们重视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做一个懂礼守礼的
文明青少年。”
【活动形式】
借鉴前段时间风靡国外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进行一次《老师去哪儿》,带领大家开展一
次“奇妙之旅”。第一站;第二站北京;第三站江南;第四站国外一些景点。
【活动准备】
1、班团干部会议
2、学生分成四组,确定组长,明确每组任务,任务为收集与本组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
歌曲和相关物品.让每位同学课前查资料了解“八礼四仪”的具体容,并准备一句送给自己和大家
的文明寄语。
Word 资料
【班会过程】
(一)活动基本情况
1、班会时间: 2014年5月. (时间自定)
2、班会地点:1104
3、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有主持人和记录人。
(二)活动程序
第一部分
主持人上场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学生宣读开场白)
第二部分:模仿前段时间风靡国外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开展一次《老师去哪儿》,带领大家
开展一次“奇妙之旅”。
我们先是来到第一站——。
由第一组同学上台来为我们讲解资料和播放图片
相关资料: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民族有汉、彝、藏、羌、回、蒙古、僳僳、满等十三个。是
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个人口最多的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约570
多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
少数民族在待客中对客人体贴入微,礼貌周到。
蒙古族家中来客后,不分主
客,谁的辈分最高,谁坐在上座
主席位置上。客人不走,年轻媳
妇不能休息,哪怕彻夜畅饮长谈,
Word 资料
也得在客厅旁边昕候家长召唤,好随时斟酒、添菜、续茶。
满族家中来客,由长辈陪接,晚辈一般不得同席,年轻媳妇侍立在旁,装烟倒酒,端菜盛饭。
在|凉山彝家做客,进门入座后,
主人先捧上一碗或一杯酒献客。客人
若不是彝族,主人会说: “汉人贵在
茶,彝胞贵在酒”。客人可依自己的
酒量随意饮多饮少,哪怕仅仅抿一小
口,主人也很高兴,马上会打羊或杀
小猪来待客.谓之“打”羊,是因为
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宰杀,而是徒手捏死或以木捧捶死。打牲前要把牲口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
以示敬重。若客人谢绝接酒,则有不敬之嫌,主人会感到失望。
藏族人民有尚礼好客的传统习
惯,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素不相识
的人,都会热情接待。人们见面时要
Word 资料
相互祝好: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辈或平辈时,要用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彼此交往,习惯以哈达为礼
物献给对方,表示敬意和祝贺。送别亲友,要敬青稞酒,唱酒歌,献哈达,致以良好的祝愿。藏族
人民习惯用哈达来表示敬意和祝贺。
通过一系列资料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少数民族是如何热情接待客人的,从而引入今天的第一
个礼仪:“待人之礼”。
2、在动情的旋律和学生深情地叙述中,学生们来到了“汶川大地震纪念馆”。在这样的情绪下,
让学生们起来谈谈其中的感受和注意事项,“观赏之礼”的要求学生们顺理成章地总结了出来。
相关资料: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59.5秒,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13日,省北川县,一名学生被成功救出
Word 资料
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
Word 资料
第 二站 ———首都北京。
1、情 景
Word 资料
短剧:《乘公交车》。由第二组同学扮演普通乘客、孕妇和老人,共同来演绎在公车车上的种种
不文明现象。比如上车插队、不给老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