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VIP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析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者描写紫藤萝之美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 4.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5.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者描写紫藤萝之美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教学难点 1.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 2.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时长 60分钟。 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一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文体裁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本单元的文章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作者对寄寓了情感、志趣的“景”或“物”进行描摹,而这些描摹是建立在对“景”“物”熟悉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紫藤萝瀑布》这篇状物散文以精细的工笔描摹了紫藤萝瀑布繁花似锦的盛开景象和独具特色的神采风韵,由对自然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使读者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永恒。 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典范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巧妙地把写实与写意、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充分捕捉紫藤萝这个物象所兆示的内在意蕴,抒发对美之本质深度的追求,对生命意义执著的拷问。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性,但整体感知和对生命的感悟能力较差,读起书来往往流于形式,深入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困难。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绘景精致美丽,情感婉曲有致,主题丰富隽永的散文。引导学生先走进文本,感受紫藤萝生命的韵味。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去寻到表现作者情感的文字,了解情由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景散文的特殊手法,知道何为“心灵的韵味”。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的心声产生共鸣,碰撞出关于人生的智慧火花,这便是“人生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紫藤萝花的视频)同学们,大家好。随着天气的转凉,秋日的意味也越来越浓了。我想,大家在生活中,或许会在路边见到一朵朵盛开的野菊花,在瑟瑟的秋风中傲然挺立。人们往往赋予花木某种象征意义,陶渊明用菊花表达辞官归隐的情怀,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周敦颐在面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就读出了荷花的高尚纯洁。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有时也许是一片叶的落寞,一棵树的忧伤,甚至是一枚野果的调皮与张扬,都能引起我们对人生的深深思考。今天我们就和当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一道,走到一树盛开的藤萝花下,静听花事、感悟人生。 设计意图及思路: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通过播放紫藤萝花的视频,从生活中秋日的景物自然入手,由同学们的所见开始引发对自然生活的思考,既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紫藤萝花的特点,还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热度,为整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疏通字音字义 (1)疏通字音 迸(bèng)溅 挑(tiǎo)逗(dòu) 沉淀(diàn) 琼(qióng)浆 伶(líng)仃(dīng) 伫(zhù)立 绽(zhàn)开 盘虬(qiú)卧龙 酒酿(niàng) 疏通字义 迸溅:向四外溅出或喷射。 沉淀:文中指想象中的紫颜色沉到花穗的下部,显得深。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伶仃:形容孤独,没有依靠,文中形容紫藤萝花的稀少。 仙露琼浆:神仙饮用的汁液,文中形容花托中的物质。 盘虬卧龙:文中形容枝干的回旋盘绕,弯弯曲曲。 设计意图及思路:本环节设计旨在落实对字词的理解,让学生积累字词等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分析下文中描写紫藤萝的的语句,对作者情感变化的理解起到铺垫作用。 2.诵读感知 (1)诵读导入 第一次读鲁迅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哥放在家里的一本鲁迅的小说集,封面上有鲁迅的侧面像,像雕塑一样。我那时认识不了多少字,读鲁迅障碍很多。我那时读书都是出声朗读,这是我们老师教的,老师说出声朗读才是真正的读书。很多不认识的字,我就以“什么”代替,我母亲在旁边听了就说,你“什么什么呀,别‘什么’了,给我放羊去!”尽管是这样的读法,但《狂人日记》和《药》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言 师: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童年时的莫言认为什么是真正的读书? 生:出声朗读 师:看来,朗读对读书非常重要。

文档评论(0)

181****99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