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2 蒹葭 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
1.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2.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
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五、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蒹葭( jiān jiā ) 溯洄( sù huí )
晞( xī ) 湄( méi )
跻( jī ) 坻( chí )
涘( sì ) 沚( zhǐ )
2.古今异义
(1)蒹葭苍苍【古义:茂盛的样子。今义:(头发)灰白】
(2)道阻且右(古义:向右迂曲。今义:方位词,跟“左”相对)
(3)白露为已(古义:干;今义:已经)
六、精读课文,把握文章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明确: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依据: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依据是什么?
明确:清晨(拂晓)
依据: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3.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4.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5.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 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6.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感情基调: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理由: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7.《蒹葭》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七、合作探究
1.《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歌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x
- 信息系统的功能课件--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pptx
-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课件--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pptx
- 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防护第1课时课件 .pptx
- 信息的安全与保护课件 .pptx
- 人工智能的应用课件 .pptx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八年级上册).docx
-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常见虚词归纳.docx
-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初中课内文言文古今异义词.docx
- 人教版英语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巩固提高.docx
- 第12课《关雎》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 第11课《老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 第11课《老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1课《 核舟记》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9课《桃花源记》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11 课《老王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设计--部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2课《台阶》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共17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