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 性 疲 劳 综 合 征 中 医 诊 疗 方 案 用心整理的精品 word 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2002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张伯 礼、薛博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年)和《中国推拿百科全书》(骆仲 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的相关内容及其他相关文献研究。 (1)无明显脏器器质性病变,以虚损性疲劳为主; (2)多以懈怠、劳倦、失眠健忘等为主要表现; (3)多伴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相关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1994 年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 (1)通过临床评定的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这种疲劳是 新发的或者有明确的发病时间,非先天性的,不是由于正在从事的劳动引起 的,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且患者的职业能力、受教育能力、社交能力及个 人生活等各方面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 (2)下述的症状中同时出现 4 项或 4 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 反复发作 6 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但不应该早于疲劳:①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 力的明显下降; -6②咽痛;③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④肌肉疼痛;⑤没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2 用心整理的精品 word 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有红肿的多关节的疼痛;⑥头痛,但其发作类型、方式及严重程度与以前不 同;⑦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⑧运动后的疲劳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 (二)证候诊断 1.肝郁脾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不耐劳作,头部及周身窜通不适, 抑郁寡欢,悲伤欲哭,或急躁易怒,情绪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 退,胸胁满闷,喜出长气,头晕,低热,睡眠不实,纳食不香,腹部胀满,大 便溏软或干稀不调,月经不调。舌胖苔白,脉弦缓无力等。 2.心脾两虚证: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劳则加重,神情忧郁,不耐思虑, 思维混乱,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悸健忘,胸闷气短,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头 晕头痛,身痛肢麻,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等。 3.脾肾阳虚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肢软无力,腰膝冷痛,困倦嗜睡, 懒言易汗,畏寒肢冷,食少便溏,或遗精阳痿,性欲减退。舌质淡胖有齿痕, 苔白,脉沉迟无力等。 4.肝肾阴虚证:形体虚弱,神疲无力,腰膝足跟酸痛,潮热盗汗,头晕头 痛,耳鸣眼涩,心烦易怒,失眠健忘,口干咽痛,午后颧红,大便干结,遗精 早泄,月经不调。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等。 二、治疗方法 (一)推拿治疗 1.常规手法操作 头面部:患者取仰卧位,闭目。医者位于患者头侧。以一指禅偏锋推眼 眶,分抹面额及头部;按揉百会穴、太阳穴, 5 分钟左右。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3 用心整理的精品 word 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腰背部:患者取俯卧位,腰背部覆盖治疗巾,医者站于一侧,沿两侧膀胱 经用滚法上下往返治疗 5 分钟左右;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施于肺俞、心俞、脾 俞、肝俞、肾俞、命门等穴位;然后用右手食、中二指指腹循督脉经自大椎穴 向长强穴轻抹三遍;后行捏脊法在背部膀胱经反复提捏多次,以皮肤略红,稍 有温热为度;最后以擦法擦督脉、命门。 腹部: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一侧,用手指按揉胸腹部任脉及胃经各约 1 分钟,然后以腹部为重点,沿顺时针方向揉腹、摩腹约 3~5 分钟,最后用一指 禅推法或拇指点按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等穴位约 5~8 分钟。 四肢部:患者分别取仰卧位和俯卧位,覆治疗巾与上、下肢部,医者站于 一侧,施滚法于四肢部,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 配合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施于曲池、内关、合谷、神门、血海、伏兔、足三 里、三阴交、太溪等穴位。 2.脊柱关节调整手法 根据病情需要,对颈、胸、腰骶椎出现小关节紊乱征象的患者,可施以脊 柱关节调整推拿技术,尤其要重视枕寰枢、骶髂关节、颈胸交界处的脊柱调 整。 (二)针灸治疗 1.针刺:辨证选用百会、印堂、大椎、膻中、气海、关元、内关、神门、 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行间、太溪等腧穴,气虚明显用温针灸,肝郁加太冲 或期门,肾虚加肾俞或命门,脾虚加中脘或脾俞,头痛加太阳或风池等。用补 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 30 分钟,隔日 1 次。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4 用心整理的精品 word 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2.灸法:循经灸督脉及背俞穴,分别选取大椎、至阳、心俞、膈

文档评论(0)

158****3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