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3) MRI检查 总体来看,价值不大,其中金属磁性异物禁用MRI检查(因为异物移动能造成组织损伤)。 * (十)眼眶骨折(Orbital frature) 眶骨骨折主要是直接暴力打击所致(如拳击),根据暴力的方向及力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部位的骨折。 此外,颅面及颅底骨折,也可以产生眼眶及视神经管的骨折。 * 1、临床表现 眼部软组织肿胀、出血; 眼球突出; 眼球内陷下移(软组织疝入上颌窦); 视力下降。 * 2、影像学表现 (1)X线摄片:重叠较多,价值有限; (2)MRI检查:扫描时间长,显示骨折敏感性较差,仅能显示眼眶内容物受损情况。 * (3)CT检查:首选的检查方法。 清楚地显示骨折的部位、有无粉碎、移位,以及视神经管骨折情况。 显示眶内的血肿及眼球内出血、有无眼球的破裂。 显示相邻结构如鼻窦有无骨折,鼻窦腔内积血,颅内有无积气、出血、血肿和脑挫伤等。 * 骨折片压迫眼球 * 眼眶骨折 * * * 眼眶与眼球容积之比为4.5。眼球易受来自外侧的伤害。视神经孔位于眶尖部,成椭圆形,孔径约4-6MM;眶上裂在眶上襞与眶外襞的连接处,长约22MM,与颅中窝相通,为眼眶与颅内最大的通路;眶下裂在眶外壁与眶下壁交界处。 * 视神经管内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眶上裂有第三、六、七颅神经、第五颅神经眼支眼上静脉和部分交感神经纤维;眶下裂有第五颅神经的第二支、眶下动脉及眶下静脉。 * 其他三襞骨质较薄,受外力时易骨折,且与额窦、筛窦及上颌窦毗邻,鼻窦发生炎症、肿瘤时易波及眶内。 * 眼外的葡萄膜黑色素瘤(左眼):T1上可见接近视神经的入口处 影像学表现 左侧视神经增粗,呈长T1,长T2信号.肿瘤累及眶内段,管内段及颅内段视神经 * 影像学表现 累及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和视交叉。肿块呈哑铃形,肿瘤前方的视神经迂曲,蛛网膜下腔扩大.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影.T2WI示前方扩大的蛛网膜下腔呈高信号 * 影像学表现 左侧视神经全段胶质瘤。左侧视神经呈弥漫性增粗.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 * 影像学表现 视神经胶质瘤在CT上表现为视神经呈梭形或管形增粗,增粗的视神经迂曲,肿瘤边界清楚,较大的视神经胶质瘤可累及整个眼眶。肿瘤可压迫视神经蛛网膜下腔,使肿瘤前方的蛛网膜下腔扩大,视神经迂曲变形,CT表现为视神经增粗迂曲,MRI显示为视神经周围呈长T1长T2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 * 影像学表现 视神经管内视神经受累时表现为视神经管扩大,如果视神经管扩大不明显,则CT诊断较困难,此时须使用MRI确定。MRI显示被视神经胶质瘤侵犯的视神经呈管状、梭形、球状或偏心性增粗,而且视神经迂曲、 延长,肿瘤在T1WI上与脑实质信号相比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示肿瘤呈轻度至明显强化。 * 诊断要点 视神经胶质瘤诊断的主要依据 常发生于10岁以内儿童 视神经呈梭形、管状或球状增粗,边缘清楚 增强后增粗的视神经呈轻度至明显强化,无“双轨征” 肿瘤在MR 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 * 鉴别诊断 (1)视神经脑膜瘤:: ①脑膜瘤以成年女性多见,胶质瘤多发于儿童。 ②“轨道”征有利于诊断脑膜瘤。 ③脑膜瘤沿脑膜蔓延,而胶质瘤沿视觉通道蔓延。 ④脑膜瘤侵犯硬脑膜,边缘不规则;视神经管内脑膜瘤除了引起骨性视神经孔扩大外,还常见到附近前床突骨质增生硬化。 * 鉴别诊断 (2)视神经鞘瘤: 鞘瘤为中年人多发,起病慢,间歇生长,有自发性疼痛和触痛,CT表现为圆形或梭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整齐,增强扫描 可见均匀强化。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