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运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国际金融风暴背景.pptVIP

宏观经济运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国际金融风暴背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运行与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国际金融风暴背景的分析 二00九年二月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一、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1、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 年份 1978 1985 1995 2000 2008 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亿) 3645 9016 60793 99215 300000 问题:国际金融风暴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是否有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成长趋势?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问题的关键: 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判断取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及其两者的互动关系。 总需求:宏观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 总供给:宏观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第三页,共四十一页。 资金(本) 资源(人力、自然) 科学技术 总供给 总需求 消费 投资 出口 内需 外需 ﹥ ﹦ ﹤ 宏观经济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政策 2、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框架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① 宏观经济均衡:总供给 = 总需求 ② 宏观经济萧条:总供给 总需求(通货紧缩) ③ 宏观经济过热:总供给 总需求(通货膨胀) 更为复杂的宏观经济运行失衡状态:停滞膨胀 停滞: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不景气(萧条) 膨胀: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3、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态 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态及趋势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 第五页,共四十一页。 — 消费需求:日常用品、耐用消费品 <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收入预期 、利率、税收、就业> — 投资需求:固定资产(基础设施、房地产) <投资预期收益率、利息率,政府开支> — 出口需求:国外厂商与居民的需求 <财政政策(退税、补贴)、货币政策,汇率政策> 二、总需求:结构变化及其特征 1、三大需求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第六页,共四十一页。 2、总需求的结构变化特征 总需求结构变化特征之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大幅度上升 总需求结构变化特征之二:消费需求结构从“吃穿(用)”转向“住行”,新的需求力量开始释放 “十?五”期间(2001~2005年)中国的总需求结构已经发生极大的变化。 第七页,共四十一页。 3、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 指标 年份 GDP 增长率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出口需求 (%) 贡献率(%) 拉动 (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 (百分点) 贡献率 (%) 拉动 (百分点) 1978 11.7 39.4 4.6 66.0 7.7 -5.4 -0.6 1985 13.4 85.5 11.5 80.9 10.9 -66.4 -9.0 1995 10.9 44.7 4.9 55.0 6.0 0.3 0.033 2000 8.4 63.8 5.4 21.7 1.8 14.4 1.2 2005 10.2 36.1 3.7 38.1 3.9 25.8 2.6 第八页,共四十一页。 ① 温饱—小康阶段的需求(1978-2002年):吃穿(用) (1998-2002年, 7天连锁酒店传统需求力量释放减弱) ② 全面小康建设阶段的需求(2002-2020年):住行 (汽车、住宅、道路、电子通讯) 4、发展阶段与消费需求结构 第九页,共四十一页。 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化:新的需求力量 支出项目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食品 54.25 50.09 39.44 36.69 衣着 13.36 13.55 10.01 10.0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4 7.44 7.49 5.62 医疗保健 2.01 3.11 6.36 7.56 交通通信 1.20 5.18 8.54 12.55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11.12 9.36 13.4 13.82 居住 6.98 8.02 11.31 10.18 杂项商品与服务 0.94 3.25 3.44 3.50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汽车的产量与拥有量    年份 指标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8 轿车产量(万) 70.4 109.2 207.1 231.4 201.1 490.6 汽车产量(万) 234.2 325.1 444.4 507.4 615.3 893.9 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辆) 0.5 (2000年) 0.9 1.4 2.2 3.4 8.7 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微型计算机与移动电话的产量与拥有量    年份 指标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8 微型计算机(万) 877.7 1463.5 3216.7 4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