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 一模语文试题 汇编.docx

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 一模语文试题 汇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7 课外文言文和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咸在盐中( )?????????? ②愚人食盐不已( ) (2)愚人“愚”在哪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答案】 (1)① 咸:全、都???? ②已:停止 (2)愚人不动脑子,不吃别的只是吃盐,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故事说明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适而可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含义。 ①句意:都在盐中。咸:都。 ②句意:愚人一直不停地吃盐。已:停止。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愚人因为在朋友家吃饭加了盐后味道更好就固执地认为“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最后“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不吃别的只吃盐,最终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去,主人和这位客人一起吃饭。这位客人嫌弃(这些菜都)淡了一点,都没有味道。主人已经听到了(他的话),于是加入了盐。愚笨的人尝了之后,特别好吃,就自言自语道:“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黄昏时回到家,母亲已备好了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取出盐,对此感到有点奇怪,只看到自己儿子唯独吃盐不吃饭菜。母亲问:“怎么可以这样呢?”他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一直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022年广州深圳市中考一模】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9. 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尝趋百里外/尝主编《资治通鉴》 B.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 C. 既加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 D. 走送之/为一时之名臣 10.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1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 B. 甲文提到两次“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 C. “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中的“而”表示顺承关系。 D. “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这样断句是正确的。 12. 2022年新春伊始,深圳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已经居家线上学习一个多月,正全力以赴备战中考的初三学子们心中一定五味杂陈。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宋濂和司马光的学习经历分别给你的网课学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D 10. (1)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2)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所学到的知识)就能终身不忘了。 11. A 12. 示例: ①甲文宋濂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的学习经历,给我的网课学习启示是:虽然网课学习受一定的条件限制,但是我们可以像宋濂一样克服困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