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在叙述风格上,认为传统人物心理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而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多人称的叙述方法。 4)在语言问题方面,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问题、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法和排列形式来创造朦胧、晦涩、变幻莫测的语言境界,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 五、卡夫卡其人 卡夫卡1883年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为性格坚强而又能干的年轻人,但结果是适得其反,我在自己的家里,在那些最好,最亲的人中间,感觉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 卡夫卡给他父亲写的信:“在我的眼里世界就分成三个部分。我,是个奴隶,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世界,受着种种法律的约束,这些法律是单为我发明的。而我,不知为什么,却始终不能完全守法。然后就是第二个世界,它离我的世界无限遥远,这就是您的世界,您行使着统治权,发号施令并且还因您的命令得不到执行烦恼生气。最后还有那第三个世界,其余的人都在那儿过着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人发号施令,也没有人惟命是从。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1912年他认识了在柏林工作的女职员菲利斯,次年他详细列举出赞成和反对的理由后,同菲利斯订婚,但三个月后解约。1917年再度订婚,但到12月又再度解约。1919年同出身贫寒的犹太姑娘朱丽叶订婚,但次年解除了婚约。“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唯一的目标,是对我的巨大的诱惑,不是吗?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对我如此强烈渴望的东西干道恐惧。这两种恐惧就像磨盘一样研磨这着我。” 1907年-1922年,一直在保险公司上班。他的作息时间是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2点上班,3点至7点30分睡觉;接着散步、吃饭,晚上11点到凌晨3点写作。他一生都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致使他终于在1917年患有肺结核咳血。但他反而更加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拼命写作,甚至故意诱发自己的肺结核病,以逃避结婚、家庭,体味疾病、品味人生。这使他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临终前的最后一眼,是要求医生加大剂量用吗啡,“杀了我吧,不然,你就是凶手。” 他的生活与艺术没有距离。“在我身上最容易看得出一种朝着写作的集中。当我的肌体中清楚地显示出写作是本质中最有效的方向是,一切都朝它涌去,撇下了获得性生活、吃、喝、哲学思考、尤其是音乐的快乐的一切能力。我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萎缩了。” 六、卡夫卡的作品 早期作品只有散文小说集《观察》,1912年是他创作的爆发期,《变形记》《判决》,之后有创作了许多短片小说,如《司炉》《在流刑营》《为某科学院写的一份报告》《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还有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 《判决》是他第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写父亲判决儿子立即溺死,儿子便飞快地跑去投河自尽,临死前儿子轻声叫道:“亲爱的父亲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呀!”这是一个关于“父子冲突”的寓言。 《变形记》是其重要作品。讲的是人变成了甲虫。然后他惊吓了秘书主任、父亲、母亲,被关在屋内,开始孤独的生活,随后又吓跑了三位房客,然后死掉的故事。 卡夫卡一笔带过了人如何变为甲虫的过程,着重写人变成甲虫后的灾难感和孤独感。人变成甲虫:甲虫便带着人的视角去看人类,它所看到的是一群冷漠、空虚的芸芸众生。而从人的角度看甲虫,它就是孤独、恐惧和不可理解了。但这并非他的独创。 变形记的几点启示: 1)哪个我更真实? 保险员—以虚假的承诺,依靠获取他人的信任来欺骗他人的金钱,用未来的承诺夺走了他人的现在 虫子—有着坚硬的外壳,内心却很善良,吃着腐烂的食物,就像是整个时代里一个卑微的没有个性的普通工人 是庄子化蝶?还是蝶化庄子? 还是两个都是虚假的? 2)是谁在变形? 主人公,仅仅是改变了自己的外形和习惯,但他的视野、内心世界却从未改变。 周围的人,原来是寄生虫,现在办成了旁观者,甚至变成了冷酷者、残杀者。 前者只是变了身体,后者却变了灵魂,变了自己的生活。 3)我们是否从未变形过? 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在不停的变形,正如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一念是佛,一念是魔”,我们时刻都处在变形之中。 社会永远是这么冷漠,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共在”,是一种沉沦,是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这其实还不如一个虫子的生活,至少它还有自己的外壳。 4)主人公的死,是否就是真的结局? 变形后的主人公,因为一个苹果而死掉了。周围的人似乎也回复到了原有的平静。 但从未有人真正哀悼过,这其实是一个人的生命被谋杀了。 人们依然很冷漠,从未想是谁让他变了形?自己是否变了形?难道这个社会就会这样一直下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