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二语隐性知识测量方法的问题探析.docVIP

不同二语隐性知识测量方法的问题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二语隐性知识测量方法的问题探析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不同二语隐性知识测量方法的问题探析 1 文2:关于提高地质测量精度方法的问题探析 12 1 地质测量相关工作简介 12 2 目前我国测量工作仍然有待完善 13 3 提高地质测量精度的方法 14 参考文摘引言: 15 原创性声明(模板) 16 文章致谢(模板) 16 正文 不同二语隐性知识测量方法的问题探析 文1:不同二语隐性知识测量方法的问题探析 Abstract: A systematic examination and critical review of the major methods used in the measurement of L2 implicit knowledge is carried out in this article, which revolves around the timed grammaticality judgement test, the oral elicited imitation task, the word-monitoring paradigm, and the visual-world task. Problems and inadequacies of them, if any, are pointed out,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wo major respects: 1) the use of time pressure itead of the criterion of awareness to measure implicit knowledge; 2) the use of ungrammatical sentences in research design, which would raise the awareness of subjects to linguistic forms, and possibly contaminate research findings with explicit knowledge. 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research be based on compreheion tasks in a more authentic and natural setting to measure the processing of language in real time。 Keyword: implicit knowledge; timed grammaticality judgement test; elicited imitation task; word-monitoring paradigm; visual-world task; 、 引言 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及两者的关系一直备受心理学研究关注,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人们对二语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习得与测量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关研究不断涌现(Ellis,2004,2005;Bowles,2011;Sonbul Schmitt,2013;孙炬,2006; 顾琦一、 杭玲莉,2011;苏建红,2012a,2012b;王栋,2012;曾永红,2017)。二语显性知识是学习者能够意识到且能够表达出来的二语规则知识;二语隐性知识则是学习者能够使用但表达不出来的二语直觉知识(王栋,2012:59) 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总体来说可分为三类,即以Krashen为代表的“无接口说”,以DeKeyser为代表的“强接口说”和Ellis为代表的“弱接口说”等观点(Erlam,2006:465)。虽然这一接口之争尚无定论,但近年来,二语习得领域达成了一个初步共识,即二语语言能力主要取决于隐性知识,二语习得就是隐性知识的发展(苏建红,2012b:26)。由此推之,若要衡量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成效,就要重点考察其二语隐性知识的发展水平,而选用效度和信度俱佳的测量方法则是相关研究必须考虑的问题。DeKeyser(2003)也认为,找到一种单纯测量学习者隐性知识的测试方法乃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常用于测量二语隐性知识的方法主要有限时语法判断、口头诱导模仿,以及近来讨论和应用较多的单词监控范式和视觉-世界任务。本文在探讨显性和隐性知识区分标准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分别加以阐述。 、 二语隐性知识测量方法 在显/隐性知识研究中,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就是两者的区分标准。Ellis(2006: 95)认为,显性知识是有意识的、可学习的且可以

文档评论(0)

asen1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