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素生物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的现在的成果综述.docVIP

甲壳素生物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的现在的成果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壳素生物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的现在的成果综述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甲壳素生物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的现在的成果综述 1 1、甲壳素可制备转化为多种化合物 3 2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化制备3A5AF研究进展 5 3、甲壳素转化制备3A5AF研究进展 6 5、甲壳素转化制备其他含氮化合物 9 6、结论与展望 10 文2:生物质制备富氢气体研究进展 11 (一)热解制氢技术。 11 (二)气化制氢研究现状。 12 二、生物质制氢技术发展趋势 13 参考文摘引言: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4 文章致谢(模板) 15 正文 甲壳素生物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的现在的成果综述 文1:甲壳素生物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的现在的成果综述 Abstract: Chitin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variety of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and chemical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conveion of chitin and its degradation product of N-acetyl glucosamine to nitrogen-containing chemicals such as 3-acetamido-5-acetylfuran and other N-containing compounds is reviewed. The further conveion of 3-acetamido-5-acetylfuran as a platform compound to other compounds is also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directio in these fields are prospected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tin conveion into nitrogen-containing chemicals。 Keyword: chitin; 3-acetamido-5-acetylfuran; N-acetyl-D-glucosamine; nitrogen-containingchemicals; 能源、化学品和材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多年来大量化石资源的广泛开采利用导致资源枯竭,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生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来源丰富的绿色可再生资源,是制备能源、化学品和材料的理想可再生碳原料[2,3,4],通过生物/化学炼制可将其转化为各种生物及化工产品[5,6]。用于生产生物化工产品的生物质原料通常可分为三种,包括糖基、淀粉基和木质纤维素类资源[7,8]。目前,生物质用于生产燃料和化学品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9,10],如使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生物乙醇[11]、乳酸[12]、1,5-戊二醇和1,6-己二醇[13]等液体燃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但这些过程大多数仅限于含C、H、O原子的葡萄糖基生物质资源。近年来,研究者对包含其他杂原子的生物质转化为化学物质的兴趣日益浓厚[14,15] 甲壳素,又称为几丁质、甲壳质,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D-glucosamine,GlcNAc)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16],是可再生碳骨架资源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生物聚合物[17],同时也是天然产物中唯一的含氮多糖。甲壳素按照糖链排列的差异分为α、β、γ三种结晶同素异形体[18,19]。α型是由两个沿反向平行通过分子内氢键牢固结合在一起的链,具有高刚性结构;β型则是同向平行,没有分子内氢键,但存在分子间氢键,相对于α型具有更少的刚性结构;γ型则具有平行和反向平行两种结构[20]。中国湖泊众多,海域辽阔,存在大量渔业加工副产品,如虾蟹壳、鱿鱼骨、乌贼中都含有甲壳素[21]。此外,甲壳素还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昆虫类外壳以及某些藻类、菌类等的细胞壁中,每年天然生成的甲壳素高达×10 10吨[22]。这些丰富的资源为转化制备含氮化合物提供了丰富原料。研究人员早期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以甲壳素为原料制备甲壳素基生物材料、壳聚糖及其衍生的各种寡糖、GlcNAc等高附加值产品[23],但是相对于甲壳素的巨大资源量,其所占比例较小。目前,合成含氮化学品通常需要高温和高压的氨合成法及多种化学转化过程,具有耗能高、产物收率低、副产物多等问题。由于甲壳素中含有天然的氮,将甲壳素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引起了广泛关注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