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氯氟吡啶酯在辽宁省野慈姑的风险评估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氯氟吡啶酯在辽宁省野慈姑的风险评估 1
公式1 4
文2: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风险评估 6
一、社会保险费率降低的客观要求 7
三、社保费率降低的效果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氯氟吡啶酯在辽宁省野慈姑的风险评估
文1:氯氟吡啶酯在辽宁省野慈姑的风险评估
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又名剪刀草、燕尾草,属泽泻科慈姑属,为慈姑的变种[1],已成为东北地区稻田主要杂草之一[2]。野慈姑适应能力强,在水稻各生育期均造成危害,是水稻分蘖盛期危害杂草之一,不同密度野慈姑能造成水稻产量下降%~%[3,4]。目前辽宁省防除水稻田野慈姑主要以化学防治和物理防除为主,物理防除主要指在水稻田整地后,打捞漂浮于水面上的球茎,和人工捡拾遗留在土表的一些球茎,从而减少野慈姑发生基数[5]。化学防治方面,主要应用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苄嘧磺隆(beulfuronmethyl)这2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6,7]。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且该类除草剂作用位点单一,2种药剂对野慈姑防效逐年下降[8],已有研究表明稻田野慈姑对吡嘧磺隆和苄嘧磺隆这2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药性[9]
氯氟吡啶酯(florpyrauxifen-benzyl)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新近研发的新颖芳基吡啶甲酸酯类除草剂,归属于合成激素类除草剂[10],于2018年在中国获得临时登记用于防除水稻田杂草。农药公司通过研制新农药产品得以生存和发展,而新产品除了要满足市场需求,更要确保其拥有稳定的市场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长久的收益和发展。影响新产品发展前景的众多因素中,靶标杂草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就是一个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靶标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风险评估在市场预测环节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一个新研发的除草剂尚未大批量投入市场前,就要建立靶标杂草对其产生抗药性风险的评估体系,并组织开展田间的抗性风险监测工作同时提出相应的抗性风险管理措施,从而延缓或避免杂草抗药性的形成。
1、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
敏感的野慈姑种群于2017—2018年,采自辽宁省未使用过合成激素类除草剂的地点,以辽宁汉语拼音首字母+序号命名野慈姑种群(LN-1~LN-35)
本试验室保存的赵铂锤[11]用整株测定法证明对苄嘧磺隆产生抗性的野慈姑种群(序号1-10)及付丹妮[12]用整株生物测定法证明对吡嘧磺隆和乙氧磺隆(ethoxysulfuron)具有交互抗性的野慈姑种群(序号11-20);采自有10年以上激素类除草剂使用史的稻田的野慈姑种群(序号21-30),具体取样位置见表1。
表1供试种群信息
3%氯氟吡啶酯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微量喷雾器,TC-108气泵配台湾美事达F-470喷笔。
试验方法
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13],测定辽宁省35个未施用过激素类除草剂野慈姑种群对氯氟吡啶酯的敏感性。从各种群野慈姑中挑选统一尺寸的球茎放于盛水培养皿中,在温度保持在28℃的培养箱内放置3 d,发芽后种植于圆形塑料花盆内(20 cm×15 cm),种植深度为3 cm,并覆水层4~5 cm。放置于温室中,生长温度为白天(25±5)℃,夜间(14±5)℃。待其出苗后,进行间苗,每盆保留3株大小一致的植株,并于4~6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氯氟吡啶酯处理剂量设置为(按有效成分计算)0、、、、、9、18 g ./hm2(推荐剂量18~36 g ./hm2),共计7个剂量,施药后持续保持水层4~5 cm。药后14 d,剪取各种群地上部分,70℃条件下烘干72 h,称量其干重,每个处理重复3次。使用25%NaOH溶液将不同种群的野慈姑种子浸泡4 h,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装有浸润纱布的培养皿中,将培养皿放到25℃恒温培养箱中发芽7 d后[14],种植于温室中,出苗后每盆间苗3株,待其生长到4~6叶期,按上述方法施药,每个处理3个重复。
试验数据处理按照Logistic模型(SigmaPlot 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15]
公式1
式中:b为斜率,GR50为生长抑制中量,x为除草剂用量,y为特定除草剂用量下所测杂草相对干重,D为剂量反应上限,C为剂量反应下限。
通过SPSS 软件K-S法[16]对供试敏感性种群的GR50值频率分布进行正态检验,并根据35个野慈姑敏感种群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建立敏感基线。
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辽宁省抗苄嘧磺隆的10个野慈姑种群、对吡嘧磺隆和乙氧磺隆有交互抗性的10个野慈姑种群及10个有激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