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
PAGE
《望海潮》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哪些景点呢?引出西湖和钱塘江,进而引出古代文人描写西湖与钱塘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然后转入《望海潮》的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了解作者及作品。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大家感受柳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
三、走近作者,积累知识
(一)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 白衣卿相”自许。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者,更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周杰伦。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召;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也愿意。
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追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
(二)背景知识: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接见他。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地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四、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语文,尤其是古诗文的一种重要方式,初读课文要扫清字词障碍,感知作品大意。
五、探究赏析(品味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
问题1:我们如何鉴赏诗词呢?
明确:四大角度: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问题2:古代诗人很讲究“炼字”,本词中哪些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明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 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的力度和气势,对浪花飞溅的情态写得更形象逼真。用怒涛,霜雪,天堑,描摹出大潮奔涌而来,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炼字。把握了用字要领,就把握了鉴赏词的秘诀)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中一个“弄”字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一个“泛”字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问题3:“形象”即意象,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典型意象!那么,柳永在词中选了哪些典型的物象或景象呢?
明确: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雅致,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一句,“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十万极言人口之多。这些意象写出了城市风光宁静美丽、家家户户安居乐业、楼阁错落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
再如“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句写了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极言钱塘江水汹涌壮观,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
又如“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佳句。“三秋”从时间着眼,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从空间着眼,是说湖中广植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这是最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全句选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把杭州美景写到了极致。
还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一句中“羌管弄晴”写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人们晚上欢快的歌声,这里点出了官民同乐、社会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信息技术_4.2.1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4.2.1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弯道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体育与健康_弯道跑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信息技术_主题网页创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主题网页创作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功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望海潮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信息技术_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信息技术_大话电影之基础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信息技术_大话电影之基础篇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Book2Unit5The band that wasn't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学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