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写作:“古典名著及人物解构” 范文——《三国演义》之刘备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西游记》中,选择一位你感兴趣的人物,写明他有哪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是怎样在生活中影响了你。要求:围绕以上主题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要真情实感不可抄袭,不得套作。
例文示例一
一个真正的好人——汉昭烈帝刘备
四大名著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曹操,但是最让我感到心情复杂,由不屑转变为由衷的敬佩的还是大汉皇叔刘备。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后参与镇压黄巾军起义、讨伐董卓正式出道。一出道就自己冠名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室后裔,以这个身份开始自己的一生:入主徐州,依附刘表,对抗曹操,结亲东吴,借荆州领益州,攻打汉中,进位汉中王,在夷陵之战战败,最终病逝白帝城。
很多人读了《三国》后对刘备很不以为然,觉得他虚伪,假仁义,还有人一提到厚黑学就会想到刘备,起初我也深以为然。但是在读了一遍又一遍《三国演义》之后,我逐渐改变了对刘备的看法。刘备少有大志,语出惊人:“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桃园三结义后与张关二人手足情深抵足而眠;“三让徐州”仁义忠厚;“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在樊城不忍抛弃百姓“携民渡江”的仁慈感天动地......即使是在李宗吾的《厚黑学》中,刘备也是深于厚学者而非深于黑学者也。
大多人读者认为刘备这个人伪善,假客气,文不成武不就,收买人心却是一把好手。
诚然,刘备一生中采取过各种措施来获得民心,但窃以为伪善这个说法并不成立。纵观刘备的一生,兢兢业业,为兴复汉室劳碌奔波,敢问他做的哪一件事伤害了黎民百姓,祸害了江山社稷呢。得到民心是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但我以为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了他的付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英雄造时势,时势亦造英雄,在当下社会,很少有人能像刘备一样“上报国家,下报黎民”,自然也会觉得刘备的善是装出来的。如此看来,是假是真不辩自明,我们更应该审视自己的内心。
再者,刘备并不是一个所谓的“老好人”,一个简单的忠厚长者,若真是如此,恐怕他也不会在历史舞台中留下如此浓墨重彩。必须承认,刘备是有奸诈的一面的,但他的心机仅仅是用在政敌和对手身上,对百姓绝不如此,他很清楚百姓是天下的根基,对百姓很仁慈。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在刘备身上很融洽。前期刘备实力不足,一心匡扶汉室;到了中期汉室名存实亡以后,刘备的目标则变成了称帝。有人诟病刘备称帝这一行为,但其实这样可以延续汉室正统的名头,这样更有利于继任者继续讨伐曹魏和东吴。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他的一生经历了考验与磨难,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可能有些瑕疵,但是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本心做事,没有任何改变和回头。
多次通读《三国演义》,我从中感悟良多,从刘备身上更是学到了做人处事的态度。“君子以善立身,小人以恶亡身”,从前的我会因为做好事没好报而感到愤懑不满,慢慢的,当我从刘备身上读出那种“以善修身律己”,时时刻刻心系天下百姓的格局,我也明白了何谓“天地一片善气,全在吾家心中”。
有一句古话这么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我觉得刘备就是这么一个人,受恩时有恩必报,施恩时,不求回报。这是一种足够宽广的胸襟,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我的做事方式。三国中智绝诸葛、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他们的人物形象都很丰满,但是我还是最敬佩刘备,敬佩他的仁义忠厚、礼贤下士、心系百姓等等并且能一直坚持本心的做下去,在我看来,刘备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好人。
例文示例二
仁德之道
本学期选修课传统白话文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的魅力和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从一部部经典的古典名作中认识到了许多性格丰富饱满的人物,这些经典形象虽然只存在于书本中,却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就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作为皇族后裔,刘备肩负着兴复汉室的使命。·刘备是用胸怀包容天下的男人。为天下而奋斗的“明主形象,书中毫不隐讳的写出了他的野心与天真。在涿郡织席时,初遇关羽时,关羽责问他的人生目的为何,他回答:天下百姓皆展欢颜’’。话折服了关羽,一段家喻户晓的传奇由此开始。乱世男儿谁没有自己的野心呢?但是,能让自己的野心服从万民的利益,这就是我心中的刘备,心中的真英雄对人民发自内心的关爱。
刘备对百姓、兄弟之仁在刘备的形象中,一个完美君主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人民心中,小到宽以待人,大到施以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对天下,对百姓的仁义体现在战争发生时对百姓的态度。曹操攻打刘备时,刘备没有单独带领部属私“下逃亡,心中惦记的依旧是全城百姓。虽然老弱妇孺对刘备的军队来说是个负担,但刘备并没有舍弃,而是先救百姓及后方的各官家眷。小说中“刘备携民渡江’’的情节写道“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