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作文“古典名著及人物解构”写作:《三国演义》之鲁肃.docx

高考作文“古典名著及人物解构”写作:《三国演义》之鲁肃.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写作:“古典名著及人物解构” 范文 ——《三国演义》之鲁肃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西游记》中,选择一位你感兴趣的人物,写明他有哪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是怎样在生活中影响了你。 要求:围绕以上主题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要真情实感不可抄袭,不得套作。 例文示例一 我感兴趣的三国人物——鲁肃 四大名著里,我最痴迷的就是《三国演义》了。这次我想谈的一位人物,虽不如诸葛亮周瑜般家喻户晓,但也有着很多闪光点。他就是东吴的第二任大都督——鲁肃。 鲁肃,一位集政治军事谋略于一身的人物。俗话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他能够接替周瑜成为江东新一任领头人,品德是不可或缺的立身之本。 鲁肃的第一“德”,是大度仗义,结识英雄。 昔周瑜在居巢任袁术手下县令,军中缺粮,因听闻鲁肃乐善好施之名,便前去拜访。谁想鲁肃毫不犹豫将一半粮食分与周瑜,一仓三千斛。自此鲁肃与周瑜结为挚友,历史上也多了一段“指囷相赠”的佳话。 而正是这一仓三千斛改变了鲁肃的人生。鲁肃后率百余人投奔周瑜,经周瑜举荐成为了孙权的座上宾,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东吴大都督奠定了基础。 鲁肃的第二“德”,是有谋有略,谋而尽忠。 公元200年,孙策遭刺杀,年幼的孙权独领江东,在此外忧内患之际,是鲁肃为江东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规划。这也就是历史有名的东吴版隆中对:“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此番话让孙权对鲁肃刮目相看,也将其当成了左膀右臂。 公元208年,曹操举兵南下,江东群臣恐慌,纷纷劝孙权投降。孙权犹豫之中,是鲁肃站出来坚定的劝说,应联刘抗曹。他一语点明要害:群臣之所以劝降,是因为他们无论投降与否都是大臣;而若孙权投降,则要从江东主公降为曹操手下臣子。众臣只是在为自己着想,唯有鲁肃是在尽忠的替孙权着想。正是这句话点醒了孙权,让他有了抗曹的决心,这才有了后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鲁肃的第三“德”,是眼光长远,顾全大局。 他曾对孙权说“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为了让顾全大局、曹操不敢轻易南下,支持借荆州与刘备以巩固孙刘联盟。他曾对关羽说“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一番慷慨陈词和据理力争,让孙刘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守望相助,共同对曹。 鲁肃身上的闪光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 大度仗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你的分享之情,你的援助之手,都会在某一天成为改变人生的转折点。有谋有略,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明确的规划,为你工作的项目、创业的基金做出持久的打算。眼光长远,体现在人生中的方方面面。凡事多考虑一点,或许就能避免少走很多弯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