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行业资料).docVIP

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行业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行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行业资料”中“毕业资料”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008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2 0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3 2 结果与分析 4 3 结论与讨论 5 文2:咪鲜胺与戊唑醇及混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毒力测定 6 1材料与方法 8 25%咪鲜胺EC(江苏辉丰农业有限公司) 8 2结果与分析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行业资料) 文1: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基金项目:镇江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NY) 第一作者简介:束兆林,男,1964 年出生,江苏丹阳人,研究员,大学,主要从事植保和农药应用研究。通信地址:212400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宁杭路112号镇江农科所,Tel:,E-mail:shuzl2005@ 收稿日期:2014-07-31,修回日期:2014-10-22。 0 引言 小麦赤霉病(Gibberrella zeae)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1]。小麦赤霉病不仅能引起小麦大幅度减产,甚至发生毁灭性危害,威胁粮食安全,而且赤霉病菌分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当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即可造成人畜中毒,还有致癌致畸和诱变的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2-3]。长期以来,赤霉病的防治药剂,中国一直依赖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或以多菌灵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由于连续多年的使用,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4-5]。南京农业大学顾宝根等[6]、叶钟音等[7]、周明国等[8]对小麦赤霉病防治及抗性治理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并于1992 年在采自浙江海宁的405 个病穗中分离到世界上第1 个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田间抗性菌株[9]。陈长军等[10]、李红霞等[11]研究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α2-微管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上述2 种微管蛋白序列无关。目前对多菌灵敏感菌株或有抗性的赤霉病菌株,使用戊唑醇、烯唑醇、咪鲜胺、福美双均能得到一定的防治效果,说明多菌灵与这几种药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12]。基于此如今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多以混合复配药剂为主,如48%氰烯戊唑醇、20%氰烯己唑醇、40%戊唑多菌灵,病穗率和病指防效都在90%以上[13]。在小麦扬花初期使用30%氟环多菌灵、40%戊唑咪鲜胺、30%戊唑福美双等均能很好地预防赤霉病[14-15]。因此,为提高赤霉病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的产生,2013年笔者选择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和咪唑类药剂咪鲜胺进行配方筛选、室内毒性测定试验,以期为小麦赤霉病防治筛选药剂及配方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及抗性延缓提供更多的药剂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 %咪鲜胺原药由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5%福美双由河北赞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禾谷镰孢菌(Gibberrella zeae),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植保研究室采自句容,用PDA培养基经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经纯化、鉴定后保存备用。 配方设计 将福美双和咪鲜胺原药用丙酮溶解,然后加10%吐温80,配制成10000 mg/L母液,母液有效成分(咪鲜胺:福美双)按1:、1:1、1:、1:2、1: 的体积比进行混合,用无菌水将咪鲜胺和5 个混剂组合稀释为0、、、、、 mg/L 系列浓度含药。福美双单剂制成含药0、、、、、25 mg/L 的PSA培养基平板。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各处理重复4 次。 生物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单剂及复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作用[16]。即将沿菌落边缘打孔获得的赤霉病菌片贴接到含有药剂的培养基上,25℃培养5~6 天,测量对照及含药培养基的中菌落直径,计算抑制率。 数据分析 采用DPS 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回归方程、EC50及其95%置信限,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再根据回归方程及各药剂的EC50,按Wadley 法[17],计算增效系数(SR)并据此对复配药剂增效作用进行评价。(SR≥为增效, 混剂的EC50 理论值X1=[(PA + PB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