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论文范例)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1
2.性别和年龄 2
2.原因分析 4
文2: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 5
一、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 5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6
1、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6
2、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7
3、建立具有激励机制的薪酬体系 7
4、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估体系 8
5、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8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论文范例)
文1: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doi:
本调查旨在了解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为政府下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力资源调控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市、县两级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包括在编和聘任人员两种,不包括综合医疗机构中的临床工作人员。
2.研究方法 对2010年百色市各县(区)上报的年报表的数据进行核实、汇总和分析。内容为全市市、县两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情况,包括各级人员的数量、性别比、年龄构成、学历、职称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获得等情况。
3.数据分析方法 对收集的材料数据采用SPSS 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人员数量 百色市结核病防治人员全部隶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有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91人,其中:市级10人,县级81人。人员配置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的有3个县,占%(3/12)
2.性别和年龄
(1)性别: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男性58人,占%(58/91);女性33人,占%(33/91);男女性别比为1∶。
(2)年龄: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平均年龄为岁,其中市级平均39岁,县级平均岁。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平均。详见表1。
3.人员资历 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正式在编人员39人(%),聘任52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71人,占%(71/91)。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35人,占%(35/91)。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30人,占%(30/81);县级无职称的有17人,占%(17/81)。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中尚未获得执业资格的有24人,占%(24/81)。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学历、职称以及执业情况分别见表2、3、4。
4.结防人员流失情况 2005~2010年,全市在6年时间中,原从事结防工作的人员中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职称人员流失,每年的人才流失都在10名以上。从2005年到2010年,每年应聘从事结防工作的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各20名左右,但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每年本科生流失率为65%~69%,专科生为32%~42%。在一些关键的岗位,如信息、报表管理等,人员变动相当大。流失最多的年龄大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他们基本上渡过了毕业后的过渡期或就业前的准备期,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梯队。
讨论
1.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改善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等起到积极作用。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结核病、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列为国务院直管的疾病,从而使各地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市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人力资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①人员配置数量偏少,市、县两级结防人员的总数比全市的乡镇数(132个)还少,不足每个乡一个的配置;按总人口数的配置比例,全市的结防专业人员配置仅达到/千人。②整体素质偏低,聘任人员比正式在编人员还多、高级职称与本科学历等人数偏少、无职称和无执业资格的尚有部分比例,如此的人力资源条件再加上长期以来得不到十分重视的基础条件建设,使整个结核病防治工作战线的战斗力不强。③高职称与高学历人员在结核病防治战线上流失严重。
2.原因分析
(1)体制因素:用人机制不活是当前全市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上的最大难题,虽然卫生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多年,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仍然在编制部门管理编制,人事部门管职称、调配,卫生部门管使用的框架内进行,人员难进、难出、难留的问题仍然存在。
(2)机构因素: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于受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改革的影响,造成机构内部编制、人员的严重不足,而当前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是建立在“黄牌警告”、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在“攻坚年”等机制基础之上,而结核病防治工作重项目、轻行政管理的现象仍然未改变,导致许多基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结防人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基于反相液相色谱的人血中茶碱浓度临床检测与分析(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浅谈如何提高科技项目的申报质量(论文范例).doc
- 喷墨打印技术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论文范例).doc
- 传播学视角的微博媒介自律机制初探(论文范例).doc
- 我国门户网站微博传播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范例).doc
- 从中国东盟博览会报道看媒体联动(论文范例).doc
- 公共媒体含糊陈述之目的及动机与制约性(论文范例).doc
- 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到课率问题探析(论文范例).doc
- 手机电子书现状分析(论文范例).doc
- 百色市婚检地贫筛查诊断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论文范例).doc
- 鸡胚地龙膏对兔急性软组织损伤血清及组织液中疼痛指标的影响(论文范例).doc
- 通脉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研究(论文范例).doc
- 应用抗抑郁药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探讨(论文范例).doc
- 臭氧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研究(论文范例).doc
- 氨氯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36例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论文范例).doc
- 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论文范例).doc
- 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范例).doc
- 中国古代量音技术索隐(论文范例).doc
- 重拾引商刻羽的命题(论文范例).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