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380 米 B. 400 米 C. 590 米 D. 620 米
如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①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②地势南高北低
③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④甲地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秋” 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下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间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2018 年立秋时间为 8 月 7 日 21 点 30 分左右,属于晚立秋, 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
A. 江淮准静止锋 B. 西北季风 C. 副热带高气压 D. 东南季风
立秋时,我国的夏、秋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低于或等于 22℃为入秋)大致在( )
A. 秦岭---淮河一线 B. 祁连山---横断山区一线
C. 太行山---燕山一线 D. 南岭一线
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A. 反映季节时令 B. 反映月相变化
C. 反映气候特征 D. 反映动植物表象
下图为“山东省某地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下列日期,正午时能够遮阳最多的车位是( )
A. 3 月 1 日 B. 6 月 16 日 C. 9 月 1 日 D. 1 月 1 日
当太阳光线为①时,该日山东省( )
A. 正处梅雨季节 B. 到处苹果飘香 C. 一年中日出最早 D. 各地昼夜等长
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这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回答下面小题。
“回南天”的产生原理是( )
冷空气南下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
暖湿空气北上遇冷空气而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凝结形成水珠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多,达到过饱和状态,易在一些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
冷空气过后,暖湿气流使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形成水珠
当“回南天”出现时( )
A. 及时开窗去潮 B. 衣物更容易晾干 C. 雨雾蒙蒙 D. 阳光明媚
“回南天”常出现在春季而不是夏季,决定性因素是( )
A. 气温高低 B. 水汽多少 C. 光照充足 D. 气压变化
从 7 月下旬开始到 8 月 29 日第 21 号台风生成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台风频发,呈现出“数量多+爱北上+ 雨水足+喜扎堆”的显著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1.下列示意图中能代表登陆我国的台风的是( )
A B. C. D.
与常年相比,今年夏季的台风更加青睐华东沿海地区,是因为( )
A. 夏季温度较常年偏高 B. 海陆差异更明显
C. 夏季风较常年更强 D. 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强度偏强,位置偏北
湖冰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既能反映区域与全球气候变化,又能反映当地气温变化。湖冰冻结期为自初冰日到完全冻结日期之间的时间段;湖冰完全封冻期为完全冻结日与开始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湖冰消融期为开始消融日至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湖冰存在期为初冰日与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是研究湖冰响应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纳木错站观测资料表明,在湖冰冻结期初始阶段,湖面较大风速将已冻结的湖冰破坏并吹至岸边;在湖冰冻结期后期及湖冰完全冻结以后,湖面较大风速导致湖面大面积冻结与冰层厚度的大幅增加。下表为纳木错湖冰时间属性表。据材料和表格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注:表中初冰日、完全冻结日、开始消融日和完全消融日采用年内第多少天表达,如 2 月 15 日为年内第 46
天。每年变幅的值若为正,表示推迟或增加,若为负,表示提前或减少。
13.2011/2012 年度,纳木错湖冰存在期及完全冻结日约为( )
A. 219 天 2 月 10 日 B. 146 天 6 月 23 日
C. 219 天 6 月 23 日 D. 146 天 2 月 10 日
14.2000-2013 年期间,对区域气候变暖响应最显著的纳木错湖冰变化特征是( )
A. 湖冰初冰日和开始消融的日期推迟 B. 湖冰完全封冻期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
C. 湖冰冻结期延长,冬季冻结速率加快 D. 湖冰消融期缩短,春季消融速率加快
15.2002/2003 与 2001/2002 年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