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 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第一页,共三十一页。一. 群落的概念: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 的集合,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各种生物种群注意: ①一个群落必须包括该地域全部的生物; ②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下描述是否属于生物群落:1.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的鱼( )2.一片草原上的全部植食性动物 ( )3.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 )不是不是是第二页,共三十一页。二.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范围和边界种群密度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水平种群水平优势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基础种群位置迁入率和迁出率种间关系年龄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性别比例群落的演替研究问题的差异*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第三页,共三十一页。种间关系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群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种群位置第四页,共三十一页。【检测】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 )①年龄组成 ②营养结构 ③种群密度 ④垂直结构 ⑤水平结构 ⑥物种多样性 ⑦优势种 ⑧相对丰富度 ⑨性别比例 ⑩出生率和死亡率A. ①②④⑤⑥⑧B. ②③④⑤⑦⑧C. ②④⑤⑥⑦⑧ D. ④⑤⑥⑦⑧⑨C第五页,共三十一页。(一) 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群落物种组成是区别 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第六页,共三十一页。苔原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2.物种组成的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物种数目(1)概念: 一个群落的 ,称为物种丰富度。 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第七页,共三十一页。3.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1)群落物种组成中的优势种和常见种①优势种: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种类。例如: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米槠、甜槠、木荷等。第八页,共三十一页。3.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1)群落物种组成中的优势种和常见种在生态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但其数量不一定有优势, 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②常见种:例如: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狗脊、芒萁。第九页,共三十一页。3.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1)群落物种组成中的优势种和常见种在生态调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但其数量不一定有优势, 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②常见种:例如: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狗脊、芒萁。第十页,共三十一页。3.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2)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草原中放牧强度加大:羊草碱蓬糙隐子草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检测】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A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二)种间关系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1. 原始合作(1)概念: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_______,但是分开后,各自_____________;(2)举例: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受益也能独立生活鳄鱼与牙签鸟海葵与寄居蟹双方都受益,分开也能独立生活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2.互利共生(1)概念: 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例: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共同生活在一起地衣(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一般不能独立生存)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地衣: 形态结构与功能真菌的子实体繁殖单位真菌菌丝藻类藻类细胞有机物 地衣 = 藻类 + 真菌真菌菌丝水分、无机盐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3.捕食(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举例: (3)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翠鸟捕鱼、蜥蜴吃蝗虫数量上呈现“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由图可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2 DNA的结构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3 DNA分子的复制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2.1 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2.2群落的主要类型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2.3群落的演替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教学课件.pptx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3生态工程 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