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狙 公刘 基一 寓 言1.寓言文学体裁之一。一般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带有讽刺或者劝诫的性质,“寓”有“寄托”的意思。 2.寓言的特点(1)鲜明的教育性;(2)强烈的讽刺性;(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4) 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5) 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6)常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二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号文成。青田(今属浙江)人。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元代进士,后为明王朝开国功臣,除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著有《诚意伯文集》。 《郁离子》本文选自刘基《郁离子》。《郁离子》共有一百九十多则,包含数个寓言故事, 集中反应了刘基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其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 三 翻 译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译: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 “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译: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叫老猴率领着小猴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实,却只给他们采集的果实的十分之一来让它们活下去。有时采摘的果实数量不足,就鞭打他们。猴子们饱受痛苦,却不敢违背。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译:一天,有只小猕猴对众猕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种的吗?大家说:当然不是,是天生的。小猕猴又问:除了狙公我们都不能去采吗?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又问: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仰赖他,还要被他奴役呢?话还没说完,众猕猴都觉醒了。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译:当晚,群猴一起等候狙公睡觉的时候,就破开兽栏,拿走他的存粮,一块儿跑进森林,不再回来。狙公最后活活饿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译: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卖弄权术奴役人民而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四 重点词语与句式(1)狙(jū)公:养猴的人。狙:猕猴
(2)部分:部署,分派。
(3)为之役:供他驱使。
(4)寤:通“悟”。这里可指觉醒
(5)伺:窥察。
(6)柙:xiá,关野兽的笼子。
(7)箠:chuí鞭子。
(8)树:种植。
(9)自奉:奉养自己。
(10)旦日:清晨。
(11)什一:十分之一。(1)楚有养狙以为生者,定语后置, 以养狙为生。
(2)必部分众狙于庭 ,状语后置 ,于庭部分众狙。
(3)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被动句 ,为:被。五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故事开始:写狙公对群猴长期的剥削和控制。转折点:小猴子提出疑问。结局:群猴觉悟,全部逃跑,狙公因此饿死。评论:统治者若靠权术奴役人民,只要人民觉悟,政权就瓦解了。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象征统治者对人民横征暴敛,剥削压榨。或不给,则加鞭箠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意谓人民在高压统治下苦不堪言,却不敢起而反抗。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 得而取与?”曰:“否,皆得而取也。” 作者刻意安排小狙对众狙提出质疑,刺激众猴去思考所受的不合理待遇。“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在小狙的激问下,众狙恍然大悟,象征人民自我权益意识的觉醒。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群居的集体反抗终于使自己获得了自由,正如只要人民起而反抗,暴政终将灭亡。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作者劝戒统治者,应以正道法度来治国,千万不要弄权术,奴役人民。如果施政过苛,终会官逼民反,这就是暴政必亡的道理啊!六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狙公的寓言故事,告诫统治者:治理国家要靠法度,而不是用权术蒙蔽群众,奴役群众,否则一旦群众觉悟了,将会起来反抗,最终将沦为像狙公那样可悲的下场。七 艺术特色带叙带议;叙事简洁生动;说理一针见血。八 总结全文 这篇寓言选自《郁离子》,故事通过狙公残酷剥削众狙,众狙最终觉醒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对统治者不劳而获、压榨人民的本质作了无情的揭露,指出人民群众一旦觉醒,将会起来反抗,一切统治阶级最终将沦为像狙公一样的可悲下场。 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谢谢聆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