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PPT课件.ppt

第五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下;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一、荐举制度;二、科举制度; 隋炀帝是出了名的昏!但发明了科举制,使读书人有了明确的出路;他修了大运 河,大大方便了后世漕运。 隋炀帝办教育,有三个特点:办学校、收图书、搞科举   隋炀帝杨广有创造性。早在公元610年,隋炀帝就在洛阳搞起了“河洛文化旅游 节”。当然,那时不是这个叫法,但内容却也差不多。他命令当时的文艺工作者聚集洛 阳,在端门街辟出专门场地,盛陈天下百戏,展演杂技歌舞,整整热闹了一个月。 隋炀帝思想很解放,他打破“九品中正制”,说:什么名门望族才能当官?扯淡! 我偏让平民子弟来考试,只要考上了,就让他当国家公务员!   隋炀帝有文物保护意识,他兴建东都洛阳城,特意避开周王城,避开汉魏故城,说: 周王城附近有周天子墓地,可不能打扰死人;白马寺东边汉魏故城下面,都是层层叠 叠的历史遗存,也不能在那上面建城! 于是,隋炀帝手下的城建专家,在东周王陵东 边小心翼翼地画了一条线,使新矗立的隋朝皇城区,与东周王陵近在咫尺,互不侵犯。  隋炀帝有文化,他是一个诗人:从洛阳回长安,他要求随行大臣一路赋诗,把京洛 春色、崤函风光都写进诗里。他会作诗,而且诗风豪迈。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皇帝,其教育理念肯定也是高屋建瓴的。他之前的魏 晋时期,门阀世族垄断教育,平民子弟无缘学习。他决心打破这种局面。《洛阳市志》 第十二卷记载:隋炀帝上台后,首先恢复洛阳的高等教育,在洛阳国子学、太学各设博 士5人,助教5人;书学(书法学)、算学(数学)各设博士2人,助教2人。   他还重视法律、医学,在大理寺中设律学博士8人。在太常寺属下设置太医署,配 备医学博士、按摩博士、药员师等等。而在秘书省所属的太史曹,配备天文、历法等专 门的科技人员。一时间,全国高端知识分子云集洛阳,大儒徐文远、王恭等都在洛阳执 教,培养出杨玄感、李密、王世充等风云人物。 ;二、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当了女皇,立即把洛阳改称神都。这样一来,全国政治中心就从长安移至洛阳,教育管理机构遂来洛阳办公。武则天为了笼络知识分子,一登基就发出通知,让那些有真才实学,但还未被朝廷发现的“遗贤”前来洛阳“应制举”。   各地学子纷纷往洛阳赶。武则天还在洛城殿策问贡士,亲自出马招聘国家公务员。看到大量的人才为她所用,她似乎看到了“大周”的希望。武则天开了 “贡士殿试”的先河。   为进一步笼络知识分子,一年后她又接见各地贡士,不管贤愚,一律提拔。   武则天这样做,当然有收买人心的意思,但发现了大批人才。   武则天对教育还有一大贡献:首创了武举制,拓宽了科举领域。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下令各州习武者,每年可按明经、进士例举,由兵部负责组织考试录取,使之成为常举。   这个女人横竖都喜欢洛阳,为让全国人民也像她那样重视洛阳,她利用读书人来洛阳应试的机会,撂给大家一个讨论题:请问,洛阳作为神都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她很狡黠,率先发言,定下调子:批评前代一些帝王没有重视洛阳,没有把洛阳作为首都。一时间,论述洛阳可作都城的文章如雪片飞舞,喜得女皇笑逐颜开。   细察武周这段时间,武则天把教育的突破口,还是放在了洛阳,放在了科举上,因为说到底教育是为国选才,而科举是层层过滤人才的管道,实事求是地说,唐太宗、唐高宗两任皇帝,都没有使科举制真正完善起来,而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科举制才臻于完备,形成规模,成为例制。 ;二、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练习;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 (对英国的影响);二、科举制度 (对美国的影响);二、科举制度 (对亚洲的影响);三、征辟制度;燕昭公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齐威王广招稷下学士。; 由于各级官府的主要长官都有在一定范围内有任用下级官吏的权力,往往通过招贤来笼络人才,招贤渐渐变为辟署。魏冉为秦相国(用白起),“自有秩以上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史记·范睢列传》)李斯曾经奔走于相国吕不韦门下。;战国四君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养士3000余人。;三、征辟制度;蜀汉的诸葛亮;唐代的李泌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 ;明代的宋濂借书拜师和刘基;清代的范文程和冯铨。;四、其他入仕制度; 汉初规定,家有财产10万以上才能仕宦。 汉景帝时降低标准,改为4万。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