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PAGE \* Arabic 1 —
以恭德师心绘林泉之性
龚吉霞 谢继忠,1966年出生,从事教学工作34年,曾在中学、中专、进修学校教授美術、书法等学科,现为巧家县第四中学美术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省分会会员、云南省文联会员。他于1992年到大理大学美术专业进修,受赵有恒、闵如刚、寇元勋等资深画家的指教,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人物画作品;2000年又进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受到有名画家夭永茂、何永坤、廖开等的指导;2022年跟随有名画家刘燕声学习国画;2022年又跟随有名画家王森祥学习花鸟、虫鱼;2021年师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导师肖大平学习山水画。其作品屡屡在国内大展中获奖,作品入编《世纪艺术家传略》《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名典》《世界华人书画家年鉴》《中国书画篆刻名家精品大典》等。 “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人的生命离不开衣食所资,人的精神安置在山水林泉之间。人与自然山川的呼应,是相看两不厌的钟情,亦是在一笔一墨中的性之所衷。栖身林泉间,与天地对语,是一种“弹琴复长啸〞的潇洒与神游。很少有不爱山水的游士,哪怕身不能亲至山水间,也不忘借助山水画卷如宗炳般“卧游〞“畅神〞。山水画的性灵通智是吸引古今观画者澄怀流连的理由。 山水画家灵敏精微的描述造化,将林泉自然凝神定照,需要一双发现自然之美、山川灵性的眼睛,使自然之美不再是混沌一片,写胸中丘壑万千,凝天地之灵性于笔端。多年来,以师德大爱、恭德慎行的原则要求自己的谢继忠老师不断呼应内心深藏的林泉之性,诉说着当代人与林泉的故事。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借手中之毫读之、绘之、升华之,成就了他的师心绘画人生。 谢继忠是昭通人,出生在这样一个南方的苦凉之地,养成的性子是倔强和要强的。1966年出生的他,不甘平庸,在侪辈中是力争上游之人,从昭通大药山考到师范就读,彼时就坚强了艺术之路,毕业后成为一名美术教师,教书育人。教学中深感专业知识匮乏,几经辗转周折,细细思量中西艺术的差异,中国精神和中国传统笔墨的巨大魅力深深吸引了他,最终他选择了以中国画为自己的专业主攻方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昭通的交通并不发达,与外界的交流往往倍显艰苦,困难重重,要想当好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谢继忠苏醒地意识到专业提升的重要性。于是他战胜交通、经费等重重艰苦,千方百计寻觅学习的途径,接受名家的指示与熏陶。1992年去大理大学美术专业进修,耳濡目染赵有恒、闵如刚、寇元勋等知名画家的指导,奠定了他在中国画人物画方面的基础。2000年他又进入云南艺术学院,获得云南名家夭永茂、何永坤、廖开等画家的点拨,画艺精进。2022年谢继忠随刘燕声老师学习中国画,提升自己绘画的深度。2022年开始专攻花鸟科,拓展自己绘画的宽度。造美之路无止境,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探寻艺术门径,深入艺术之境不懈求索。 谢继忠的画作,持续传递着山水林泉之性灵,人文关心之深情,用山水林泉诉说内心的思考感受和想象。中国的绘画,不是解决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紧凑联系着内心世界的感受,谢继忠创造的形象各异,然皆可行、可望、可居、可思、可味。“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奇幻无穷的大自然赋予他澄怀的乐趣。 谢继忠善用积墨法,勾皴点染间表现光照充分的山体和树木,用层层积染的墨来塑造画面的层次性,多有郁郁葱葱、浑厚华滋之态。正如《碧水丹山》中近景的石堆,潺动的溪流,待踏的板桥,萧瑟的树木,勾画了一幅浓浓的秋意画卷;中景山脉雄伟壮阔,受阳光照射向背明显;远处的山晦明晦暗,缥缈远去,让人忍不住要进入画面行走在这碧水丹山之中。 可望之林泉多存于谢继忠的横幅作品中,视角广阔多变,有自山下而仰望山巅之高远之意,自山前而窥山后之深远之境,自近山而望远山之平远之景。视野的广阔,连绵的山势,远去的河水,画面各部分相互关注,形成画面有力的统一,山水之象气势相生。他的画中山河多有气势,岩石或低或高,或远或近,峰峦不同,岗岭相连,水汽贯穿其间,注入平湖之色,河湖或奔流激荡,或潺湲委婉,连绵不绝。望之山连水,水绕山,云气飞升,使览者卧游其间,开阔心胸,涤荡心绪。 可居之山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客体统一。除了古色古韵的传统山水画作,谢继忠同样有诸多描绘现代生活的画作,将真实生活百态入画,特别是现代人物的入画,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真实生活、真实世界中的人物类型进入山水画中,承载着现代人乐山乐水的憧憬和对人文的关心意向。家乡的大树浓阴,校园的春华秋实,喷薄的白鹤滩坝,停在浅滩的一方闲舟,临水而建的依依村舍,笑意盈盈的村妇,忙于啄食的群鸡,下着象棋消遣的大爷……淋漓呈现着谢继忠老师对烟火人间的热爱。 人之美不在皮相,林泉之美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