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院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护理查房记录.doc

医院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护理查房记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查房记录表 科室:急危重症一病区 2019年 4月23日 主持人 主查人 日期 2019-4-23  记录人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及进修,实习生。     查房内容:1、查房背景 2、病种 、病程介绍 3、专科查体、病人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讨论情况 3、通过查房解决了哪些护理问题 4、护士长或主管护师指导意见 5、将13项评估表熟练运用于查房中。 患者基本情况 姓名 B 床号 +1 护理级别  特护 性别  男 年龄 64 入科时间 2019-4-20 诊断 1.药物性肝损害 2.腰椎结核 3.贲门恶性肿瘤4.高血压 查房 背景 1.了解患者病情及疾病相关知识。 2.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方法。 3.了解相关检查结果及化验值。 4、胆红素吸附治疗原理讲解及吸附器介绍 入院时诊疗情况 患者魏应生,男,64岁。主因“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两天”于2019年4月20日20:40,由消化科转入我科。入科诊断:药物性肝损害 既往病史:腰椎结核,贲门恶性肿瘤,高血压 患者于入院前两天无明显诱因,突发全身皮肤黏膜黄染。不伴有发热,消瘦,乏力感。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头晕,心慌,气短等不适,随即就诊我院。入我院消化科。生化检查:速检生化全项:尿素I0.8mmo1/L,尿酸540umol/L,总胆红素609.9umol/L,直接胆红素467.6umol/L,间接胆红素42.3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O8U/L,天门冬氨酸氨基 140U1,天门冬/丙氨酸0.67,总蛋白59.7g/L,白蛋白32.38/L,谷氨酰基转移208U/L,乳酸脱氢酶38U/L。常规止凝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4.60g/L,凝血酶原活动度76.0%,D二聚体1.40mg/1L.给予退黄、保肝、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总胆红素638.8umol/L,直接胆红素490,3umol/L,间接红素148.5 umol/L,并出现胸闷气短,最高体温达39.2°C,病情危重,转我科监护治疗 病情动态变化 入科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不佳。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重度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毫米,对光反应灵敏。立即给予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T:37.4℃ P:102次/分 R:12次/分 BP155/95mmHg SPO2:99%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肝功能及凝血。给予保肝,退黄,胆红素吸附及对症支持治疗。 4月21日 00:00行第一次胆红素吸附治疗,肝素抗凝,共上机四小时,血浆治疗量6000ml。 4月22日 00:30行第二次胆红素吸附治疗,肝素抗凝,同时鱼精蛋白以5mg/h对抗,共上机四小时,血浆治疗量:5907ml。 入科三天,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皮肤黏膜黄染较前减轻。继续给予保肝,营养,补液等支持治疗。 疾病相关知识 概念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机体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的毒性作用,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肝损害。药物性肝损伤90%表现为急性肝损伤,3%~10% 表现为慢性肝损伤、肝衰竭。 通常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药物聚集、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转化与结合赵霞: Ⅰ相代谢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药物经过此相反应后极性增高,即水溶性增大,易于排出体外,参与Ⅰ相代谢的酶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CYP);Ⅱ相代谢反应主要为结合反应,经过此相反应后,药物可与葡萄糖醛酸、甲基、硫基、甘氨酸等基团结合,形成极性更强的物质,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肝脏中Ⅰ相及Ⅱ相代谢酶的基因在人群中具有为多态性,因此,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及敏感性也有很大差异。两个时相即Ⅰ相代谢及Ⅱ相代谢。按病程特征药物性肝损伤分为急性药物性肝病(肝脏炎症在6月内消退)及慢性药物性肝病(6月或再次肝损伤)。 急性药物性肝病按照临床表现特征,根据国际医学科学理事会的标准,又分为肝细胞性药物性肝病(ALT/ALP5)、胆汁淤积性药物性肝病(ALT/ALP\u003C2)及混合性药物性肝病(5ALT/ALP2)。 慢性药物性肝病有分为慢性肝实质损伤(包括慢性肝炎及

文档评论(0)

w974043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