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尊重教育开花结果
——校长培养个人发展规划
一、研究的主题
1.研究主题——尊重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2.尊重教育的内涵。
根据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确立了自己的“尊重教育”理念,即尊重个性育人,尊重规律求真。教育的任务一方面是“成人”,教育学生做一个完整的人,即身心健康的、乐观向上、有道德的人;一方面是“成才”,即教育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科学。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让学生做到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尊重学科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学习的规律来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的核心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通过尊重教育的实施,让尊重根植于人的灵魂,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通过研究,构建起尊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让更多的师生收益,引领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
3.尊重教育的理论依据。
(1)“尊重教育”的提出依据了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著名心理学教授马斯洛提出了心理需求理论,即人的心理需求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是人的第一精神需要,尊重需要的满足是产生积极性的源泉。尊重教育就是顺应人的天性,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实行更有效率、更有价值的教育。
(2)“尊重教育”是依据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他倡导让孩子接受自然地教育,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让孩子获得自然的、自由的成长。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研究都表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优势智能差异,并且给每种个性发展提供支持。
(3)尊重教育是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需要。尊重教育是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提出的,初中学生教育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对于逆反期的孩子来说,教育的秘诀就是尊重。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人际关系。开始更加关注自我,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同时,他们自尊心特别强,心理敏感而脆弱,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者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他们渴望学校的认同与呵护,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同、欣赏和尊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任何外部的对孩子内心的强制都会引起孩子对抗性的反应。”学校力争通过尊重教育的实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逆反期。否则,很容易把学生推向教育的对立面。
(4)“尊重教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十八大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发展,实施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长袁贵仁2016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深入研究、真正尊重、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离开了对教育规律的研究与尊重,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也不可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尊重规律办学、尊重个性育人,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让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教育才可能实现拓展每一个生命的美好愿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5)“尊重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需要。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家国情怀,适应未来国家社会的发展。龙应台也指出,人的核心素养有三个,即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构建和谐社会;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己,不苟且,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实施尊重教育,培养尊重的品格,培育尊重的土壤,让尊重的素养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为成功的人生奠基。
(6)“尊重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尊重教育就要从先贤的教育智慧中汲取营养,提升教育水平。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尊重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大学有言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大学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docx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docx VIP
- 【教学评一体化】第三单元 赏山川日月,悟忧乐情怀 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docx VIP
- 缅怀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课件.pptx VIP
-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样例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docx VIP
- 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docx
- 绘本《我妈妈》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VIP
- 在线网课知慧《音乐艺术概论》课后章节测试答案.docx
- 2024年中煤集团西南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