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圜丘由3层圆形台构成,上、中、下三层坛径分别为9丈、15丈、21丈,均为奇数,即阳数。每层坛面所铺石块均为9圈,每圈石块数依次为9(1×9)、18(2×9)……依此类推。每层坛四面中央各有台阶9级。三层台的栏板数,从上到下依次为36(4×9)、72(8×9)、108(12×9)。 圜 丘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 皇穹宇位于由圆形围墙围合而成的小院内,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圆形殿宇,内供“昊天上帝”神版,东西配殿内供从祀的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神牌。 【特别提示】 古人认为天属阳,地属阴;奇数属阳,偶数属阴,而数字“9”是阳数中的最大数,被视为“极阳数”和最吉祥的数。在古人的心中,数字“9”具有上天、天道、至大、最高、至尊等含义。圜丘是祭祀上天的,营造中就要用阳数和极阳数,于是明清圜丘坛就成了表达古人此思想的一个物质载体。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第一页,共四十三页。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祭坛、祠庙建筑的发展简况和坛庙建筑的文化特征;理解明清北京太庙建筑组群和曲阜孔庙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艺术特点;掌握明清北京天坛建筑组群的总体规划意匠和象征设计思想以及明清北京社稷坛的象征设计思想。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掌握古代坛庙建筑发展的简单脉络 (1)古代坛庙的历史沿革 (2)古代坛庙建筑的分类 不同时期的坛庙遗迹或坛庙实例介绍;以自然神为主要祭祀对象的建筑;以祖先为主要祭祀对象的建筑 能分析古代祭坛建筑设计和文化内涵 (1)明清北京天坛规划意 (2)北京天坛圜丘设计思想 (3)北京天坛祈年殿设计思想 (4)明清北京社稷坛设计思想 明清北京天坛的总布局情况;圜丘建筑群:祈年殿建筑群;社稷坛建筑群 能分析古代祠庙建筑的空间布局艺术特点 (1)明清北京太庙的空间布局艺术 (2)曲阜孔庙的空间布局艺术 太庙的总体布局情况;曲阜孔庙的总体布局情况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 【引言】 中华民族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礼”贯穿渗透于中华民族进程的方方面面。在中国古代,“礼”的内容之一就是举行隆重的祭祀神灵和祖先的典礼活动,那么,隆重神圣的典礼活动在怎样的建筑中举行?这些建筑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其中隐藏着什么奥秘?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礼 《春秋说题辞》曰:“礼者,体也。人情有哀乐,五行有兴灭,故立乡饮之礼,终始之哀,婚姻之宜,朝聘之表,尊卑有序,上下有体。王者行礼得天中和,礼得,则天下咸得厥宜。阴阳滋液万物,调四时,和动静,常用,不可须臾惰也”。 《汉书》曰:“《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也”。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 礼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礼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 礼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 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第八页,共四十三页。 礼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第九页,共四十三页。 礼制建筑特征识别 1礼制建筑发展概况 2北京天坛 3北京社稷坛 4北京太庙 5曲阜孔庙 第十页,共四十三页。 1 礼制建筑文化特征 1.1 礼制建筑历史沿革 1.2 礼制建筑的类别 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1 礼制建筑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的祭祀构筑物,是为氏族祭祀而设置的祭坛及神庙。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原始社会祭坛遗址二座 东山嘴祭坛遗址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地画”房址F411中有用炭黑绘的地画,为曲左臂至头作舞蹈状男女各一人,下侧另有二动物图像,推测可能是在室内对祖先的崇拜活动。 辽宁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存还发现了女神庙建筑遗址。 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 中的地画房址(F411) 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夏商时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庭院中发现有祭祀坑,应是当时宗庙所在。河南安阳殷墟祭祀坑,圆形,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