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乡土中国》之语言表达和微写作(上)
1.阅读《乡土中国》一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特点,请根据以下思维导图,概述“乡土本色”的特点。(150字以内)
【答案】示例:乡土本色的特点一是土气,人们种地谋生,信仰土地神,人也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故而定居是常态,但人口并不固定;二是聚居,人们因小农经营、水利、安全、土地平等继承等原因聚村而居,并具有社区性,即村落内部人人熟悉,但村与村之间存在隔膜;三是熟悉,人们遵循礼俗和规矩来处理事情,信任来源于对规矩的熟悉而非契约,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只认识个别具体的事物,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要求学生既要熟悉《乡土中国》的内容,又要能够把思维导图用连贯流畅的语言组成通顺的语段。
首先明确,乡土本色有三大特点:土气、聚居和熟悉。其次,要结合三大特点后给的提示,梳理其特点的具体成因。如土气是因为人们靠种地为生,所以粘着在土地上,形成定居的常态;聚居也是因为土地、农业、安全等原因,同时聚居形成了村内熟悉而村间隔膜的社区性特点;熟悉,既然人们都离不开土地,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所见的人和所接受的教育都是熟悉的,就此形成了礼俗社会、熟人社会,且因为一切事务的处理只需要遵循礼俗和规矩,依靠熟悉的事例,故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个别的,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则。总之,学生可先总可分,也可一一分说,合理表达即可。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西洋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①_____________,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间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而我们乡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②_____________。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同心圆范围的大小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比如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③_____________。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答案】???? 几扎束成一捆???? 形成的同心圆波纹(形成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结合句子前后的语境分析,做到符合句间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
第①处由横线前“几把束成一扎”和横线后“几捆束成一挑”,可知此处应填“几扎束成一捆”。
第②处由后文“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可知此处应填“形成的同心圆波纹”。
第③处与前文“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相比较,可推知此处应填“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3.阅读下面文段,提炼出能够体现文段主要内容的四个关键词。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这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怎样有效,环境一旦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答案】乡土社会、礼治、法治、秩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及语段压缩之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第一段主要介绍“礼治”,说明它并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由此可知“礼治”是一种社会“秩序”,由此提取出这两个关键词。
第二段说明“礼治”在乡土社会中能够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由此可概括出关联词为“礼治”和“乡土社会”;然后又说在变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百合花》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05《乡土中国》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解析版).docx
- 05《乡土中国》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原卷版).docx
- 06《乡土中国》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解析版).docx
- 06《乡土中国》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原卷版).docx
- 07《乡土中国》之语言综合运用(上)-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解析版).docx
- 07《乡土中国》之语言综合运用(上)-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原卷版).docx
- 08《乡土中国》之语言综合运用(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解析版).docx
- 08《乡土中国》之语言综合运用(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原卷版).docx
- 09 《兼爱》:墨家侠士,兼爱众生(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读课件及课前预习学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师版).docx
- 09《乡土中国》之语言表达和微写作(上)-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原卷版).docx
- 10.《苏武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10《乡土中国》之语言表达和微写作(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解析版).docx
- 10《乡土中国》之语言表达和微写作(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全题型质量测控之《乡土中国》(原卷版).docx
- 2022年8月时评精选:华为+CFO+孟晚舟回母校最新演讲:“读书万卷,咖啡千杯”++归国演讲《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八一勋章”获得者-2023年高中语文热点新闻精彩时评集锦.docx
- 202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详解示范.docx
-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坚守自我”导写与范文三篇.docx
- 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