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贞观的音乐人生
[摘要]左贞观先生始终致力于中国音乐在俄罗斯的推广,他是迄今唯一一位获得俄罗斯总统颁发“功勋艺术家”称号的华裔俄籍艺术家、俄罗斯爱乐乐团创始人。他不仅在作曲方面有卓越成就,在音乐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左贞观先生在音乐的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深入的涉猎,他的作品不仅展现出了中国独有的魅力,而且诠释了他对音乐的情感理念,这也成就了他“中俄音乐大使”的音乐人生。本文通过论述左贞观的求学之路、创作之路、爱乐之路、学术之路、奉献之路五个方面,力证左贞观先生对20世纪中俄音乐的互相交流和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左贞观;俄罗斯音乐;音乐传播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7-0001-03
在俄罗斯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华裔作曲家左贞观,是唯一一位进入了俄国主流音乐界的华人。2001年,他和其他九位作曲家被邀请加入了“俄罗斯音乐与21世纪”俱乐部。苏联最重要的官方音乐刊物《苏联音乐》对他是这样评价的:“左贞观今天是莫斯科作曲学派的最有威望的代表之一,而且是找到了自己独特创作道路的作曲家。”左贞观在艺术上的成就和对中俄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也因此荣获了叶利钦总统颁发的“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1999年)的荣誉称号。他还被普京总统授予了“友谊”勋章(2005年)。[1]对于一位华人,在全世界都为之曙目的艺术家的摇篮和圣地——俄罗斯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里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有多么不容易。
一、求学之路
左贞观1945年出生于上海,他的母亲虽有俄罗斯血统,但他与任何一位普通的中国孩子一样,在家里面也只是讲中文,并没有受到俄罗斯文化过多的熏陶。他的父亲是中国人,非常注重孩子的美育教育,虽然不从事音乐职业,但却非常喜欢音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音乐方面有所涉猎,他的父亲为此给年幼的左贞观聘请了俄侨的钢琴老师教他学习钢琴。他真正爱上音乐,是他参加了少年宫的弦乐队,在乐队里拉大提琴。这时他开始疯狂地爱上了音乐,给了他日后奋进的力量和财富。从此他决心要走音乐的道路。
1961年,左贞观全家移民到当时的苏联。随即就考入了音乐中专开始学习大提琴,开启了他的音乐职业化道路。依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对音乐的热爱,用了两年的时间从二年级水平跳跃到九年级的水平。三年后,在全西伯利亚学生比赛中包揽了独奏、三重奏、四重奏等好几个奖项。
在中专毕业后他进入新西伯利亚音乐学院大提琴系深造。学习期间,作曲系学生都会希望他演奏他们的作品,就这样他就“沾染”上作曲这门专业了,并开始尝试写作了一些作品。
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大提琴,在乐团的工作给了他丰富的乐队经验。乐团排练中间休息时,他就会拿着指挥台上的总谱来研究,他对乐队的各乐器的功能和性质都有了深度的了解,因此以后他为交响乐团写的总谱都有非常成熟的配器。
在交响乐团工作,虽然据他说是“一生里最喜欢的,最幸福的一个阶段”。但他还是不能对自己人生感到满足,他总觉得有一种使命感在召唤着他。于时,当一位莫斯科作曲教授来西伯利亚演出时,他把自己的几个处女作演奏给这位教授听后,马上得到教授的赞许,同意左贞观来莫斯科学作曲。
当时他已经28岁了,有固定的、喜欢的工作,有很高的工资和舒适的住宅,但他却抛弃了这一切,选择了另一条更艰难的,前程未卜的道路。他考上了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作曲系,去重新当起了大学生。
在音乐学院里,他有幸师从著名作曲家李金斯基教授学习。这位80岁老教授30岁时就担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的工作。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大礼堂内至今还挂着大理石牌子,上面刻着几十个金奖毕业生的名字,其中就有他。在苏联作曲界人们常常会开玩笑说:苏联50%的作曲家是李金斯基的学生,另外50%的作曲家是他学生的学生。左贞观在自己老师那里不仅学到了作曲技巧,老师还教导了他要怎样做一位正真的,有高度品格的艺术家。由于命运的安排,左贞观成了李金斯基的最后一位学生。
二、创作之路
左贞观把自己几十年来的创作风格分成了三个阶段:1传统风格(1980年前);2前卫风格(1980—2005年);3前卫+传统风格(2005年以后)。
他在格涅辛音乐学院学习时期写的一系列作品虽然手法比较传统,但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一次苏联各大音乐院校作曲教师参加的教学研讨会上,大家在听了他在大学二年级时谱写的《弦乐四重奏》后,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讨论的问题是:用传统的技巧也可以写出有新鲜感的、现代感的作品,有没有必要拼命去追求复杂的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