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孝”是德行建设之根本
摘要:人们对于人才的标准,提法一直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而实际只重视“才学”,忽略了人的“品”、人的“德”,尤其是忽略了孝道的教育,这就等于连德行的根本也连根拔起。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学而第一》孝弟既是人之最本然之情,怎么可以没有这种教育呢?
关键词:孝道;德行;德才兼备
一、孝道是德行建设的基础
孝道是区分君子、小人的分水岭。《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说上等的读书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下一等的读书人呢?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再下一等的读书人呢?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从以上读书人层次的区分上可看出孔子的道、孝、义的层次性,宗族称孝的读书人,乡党称悌的读书人实际成为了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从孔子细微的表达我们可以体会出孔子把“孝”当作做人的基础来讲。
二、孝道是德行建设的根本
(一)孝道是仁爱的根本
仁、人心也。孝悌便是仁根之第一勃郁处。此处养得根活,便枝附叶贯,一齐俱森发了。
《论语·学而第一》中有子就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的根本在自己孝心的开启,孝道的落实上。如此認识并实践就是“君子务本”。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晴》中说:为仁,正是为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不孝弟,由于甘心为禽兽。若不肯做衣冠禽兽,必孝弟以为人。为人,即仁义礼智自皆具足。故孝弟,是仁义礼智之本。盖孝弟,是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
江谦在《论语点睛补注》中说:“论性则仁为孝弟之本,论修则孝弟为为仁之本。天下大乱之原,自不孝不弟始。孝弟则仁慈兴而乱机息矣。然则兴孝悌之道奈何?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不孝不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乱所由生也。”
所以,孝顺之为道,其广大含容一切众生而无外也。可以如同经线成就苍天、如同纬线持守大地,规范圣人,型塑贤者,中国过去的先王修之以成就至善之德,释迦如来乘之以证得觉悟之道。是故儒家之《孝经》云:“所谓的孝,乃是上天之常经也,大地之常义也,是人民之所行也。”佛陀的戒经云:“应当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乃是至道之法,孝名之为戒,亦名为制止。”是故可知不论是世间和出世间,莫不是以孝为根本也。
(二)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
孔子对学生曾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因此,无“孝”不成“教”。“孝”乃“教”之本,孝为道德之本。有了孝作为根基,一切的教育才能扩展开来,纔真正能化育人民。所以,道德的根本,必须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可见,孝是道德的入口处,也是人的本然状态,轻视不得,马乎不得。
1.孝道最易感应,证明孝道是德之本
从赵良玉、钟茂森著的《母慈子孝:30年家庭教育心得》一书记录的钟博士走过的每一个重要人生阶段以及书稿中赵女士与钟博士母子“孝”的生命体验,已经为我们证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孝为先”;更证得“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人生如果有快捷方式,那便是唯有行孝。
正因如此,古德有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诚敬对他,何用别求功德。”以上经文,古德的言论,确有至理。
大德湘清说: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今西洋科学家亦极注意研究。1954年3月20日台北中央日报刊载李元庆译“神秘的灵感”一文,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灵感心理学专家李恩博士,研究心灵感应,极具成就。我国古代书籍,对于心灵感应的事实,颇多记载,如二十四孝中的曾参,他的母亲在家中有事咬着手指,曾参在山中就发生心痛的感应。从孝子曾参的事实看来,可以证明父慈子孝,最易发生感应。古人、今人孝道的实例及今人孝道心灵感应研究的事例都充分证明孝道是德之本,故孝道感应的效果不可思议。
2.以父子有亲为原点的教学可达至德、至道,证明孝道是德之本
《孟子·尽心上》上则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儒教通过真切意义的“情教”,又一度唤醒了人们这种本源的仁、真切的爱,使之如“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既知“爱其亲”,又知“敬其兄”,然后又进一步“扩而充之”,也才可能使人“先立乎其大者”,“君子务本,本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6-CFD基础及软件应用汇总课件.pptx VIP
- 移动通信职业规划.docx VIP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pdf VIP
- 输日热加工禽肉及其产品动物卫生要求.pdf VIP
- 2025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药物分析与常用组学技术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海丰2022年事业编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三.docx VIP
- 7、美国联邦法典第九卷联邦肉类检验法.doc VIP
- 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docx VIP
- 《荷塘月色》课件25张 .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