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课本中的散文篇一:顶碗少年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 
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 
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 
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 
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 
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最后他骑 
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 
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 
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 
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 
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 
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 
切重新开始。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 
紧张不安的观众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 
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 
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 
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 
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 
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 
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 
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 
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 
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 
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 
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 
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 
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小学课本中的散文篇二: 北京的春节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 
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 
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 
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 
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伴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 
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 
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 
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 
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 
的,糖形或为长方形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 
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 
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