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杜少卿试析吴敬梓笔下的士人新形象
【摘要】科举制度从隋代一始,就很快成为了朝朝代代读书人兀兀穷年、终身攀爬的人生目标,在这条崎岖而艰难的路上,士子们用一生演绎着无数的悲惨和凄凉。《儒林外史》它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关键词】杜少卿士人新形象
清朝康雍乾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为加强统治,清政府在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而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成就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杜少卿是作者殷情称扬的理想人物,在他身上作者给予了很多特质。他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他朝廷征召不就,科岁不考,追求自己的逍遥自在。他是傲视权贵,扶危济困,他不贵高下,超然物外的新型人类。
杜少卿这个形象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杜少卿虽然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他对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持怀疑态度、反对八股取士,鄙夷辞却征辟,拒绝入仕;漠视对于封建礼教,公开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钦定权威朱熹,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杜少卿受魏晋士风影响,蔑视礼法,愤慨封建家族,是一个封建贰臣的形象。
首先,杜少卿漠视功名富贵、追求传统美德。《儒林外史》的主题后代许多学者都比较赞“功名富贵”说,此说。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前言》认为,闲序及卧评“功名富贵为一书之骨”的说法,全面地概括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以说,功名富贵是封建知识分子围绕着旋转的轴心,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是对明清文人的一个试金石,把他们放在这个聚光点上,足以烛幽索隐,显其灵魂,使之纤毫毕露,声态并作地现身纸上。”由此观之,杜少卿这一形象的塑造,也就是吴敬梓他对功名富贵的态度。除了功名,在生活中杜少卿也表现了对封建权威和传统礼俗的挑战,它善待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尊重,但对钦定的权威大胆质疑。
他尊重个性,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人到他家聚会,“众客散坐,或凭栏看水,或吸茗闲谈,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各随其便”。第三十四回中写杜少卿被荐举进京去做官,这在封建时代是知识分子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杜少卿的反应却大大异于常人。
作品写“杜少卿坐了来家,忙取了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拿手帕包了头,睡在床上,叫小厮:你向那差人说,我得了重病,请邓老爷不用来,我病好了,慢慢来谢邓老爷。但是邓知县一定要见杜少卿,于是“杜少卿叫两个小厮扶着,做个十分有病的模样,路也走不全,出来拜谢知县,拜在地下就不得起来。”知县只好回复李大人。恰好李大人也调了福建巡抚,这事就罢了。“杜少卿听见李大人已去,心里欢喜道: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吧!。”吴敬梓曾经被荐参加过博学鸿词科的荐举考试,据载他并没有赴京参加廷试,自此以后,他干脆放弃了乡试、科岁考等一切科考,甚至“托病辞廷试”。由此观之,其实作品中杜少卿的表现正是吴敬梓的所想所做,表现出了吴敬梓对功名富贵的漠视鄙夷。
其次,杜少卿倾慕魏晋风度,追求理想人生。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曠、真率与智慧。正是对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吴敬梓倾慕魏晋风度,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也是在作品中通过杜少卿来表现的。“追往昔之流风余韵”,即追慕魏晋风尚六朝风流。他清高脱俗,对钱财持超脱的潇洒态度。魏晋士人杜少卿移居南京后,携妻游山一段非常精彩:“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岗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而杜少卿托病辞官,他的夫人问他为何不去做官时,他又有一番怪论:“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另外,杜少卿解《诗说》也是他理想境界的一个明证。对《女曰鸡鸣》他的解释是:“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