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画工精细文人意趣的矛盾与平衡
画工精细、文人意趣的矛盾与平衡
【摘要】《桃源仙境图》为青绿山水,设色明艳高雅,笔画严谨精细,是仇英以桃源仙境为题材,为当时资助他的大收藏家陈官先生祝寿所作,这幅画是仇英的代表作,也最能体现仇英的个人风格与志趣。画中对桃源仙境的向往是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不变的追求,仇英以画工身份位列明四家之中,其作品得到文人士大夫阶级的普遍认同,这也使得对仇英画作不能以画工画来简单定义。
【关键词】文人画;仇英;桃源仙境图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
一、桃源探秘
《桃源仙境图》横66.7厘米,纵175厘米,篇幅宽阔,全画展开后,青绿云山跃然纸上,高雅不乏鲜活的设色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全画分三层递进,章法高远,景物依次深入画中,目光跟随画面,犹如踏入山中驾云游历,让人不禁产生遁入仙境、归隐山中的渴望。
画面最深处山峨耸立,云雾缭绕,边角松林处流水之上架起楼阁,窗栏前似有仙人倚靠。流云之间,景色向前推进,山旁柏树林之上,坐落房屋楼阁三三两两,松冠葱郁,与楼阁交相掩映,松林之间,隐隐可见有两高人穿行,松下溪水潺潺,观之仿佛叮咚入耳。山周可见有步道环绕,一行者肩挑小物前行。画面最下方,林木掩映下有一山洞,山洞顶上有钟乳石垂下,洞中三位白衣高士席地而坐,一人垂首抚琴,一人面目含笑,扬臂相应,一人微微颔首,手指在身体一侧似是轻轻敲打节拍应和,洞中有涓涓流水緩缓流出,汇聚成溪,洞口溪边,小书童持食盒伫立,眼神专注,似是被优美的琴声和愉悦的气氛所吸引,不远处溪水上架着一座木板小桥,有一小童行于其上,目光探入洞中,似是同被琴声和氛围吸引,一派悠然陶醉的景象。
山洞周围草木茂盛,右下角木桥尽头三两枝桃花探出头来,山石树木之后也隐隐可见点点桃花。画面右下侧,一棵老松沿山体攀附生长,枝丫虬曲探出,有藤蔓缠绕其上,松叶与藤叶藤花交相辉映,青白相间,参互错落。
整幅画围绕着洞中高士展开,层层递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的世外仙境,云海翻腾,高山流水,古松绕藤,高人志士抚琴畅谈。
其中盘卧于洞顶之上的绕藤老松是给整幅画面增色的亮点,正所谓“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万年松”“万年藤”,同时出现于画面中的松与藤往往象征着长生不老的仙境,象征着仙人、隐居的高士。横卧于洞上方的松树枝干颇为曲奇,彰显着与世无争、倨傲不屈的高洁品格。整棵松树盘根错节,藤蔓缠绕,树枝虬曲有力,松叶藤叶与点点淡紫相衬,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永恒与张力,与洞中抚琴的隐士、小桥流水、隐隐若现的桃花,构成了一幅宁静高远、超然世外的画面。
《桃源仙境图》右下角的山石上有落款:“仇英实父为怀云先生制”,是仇英为当时长洲收藏家陈官所制的祝寿图,陈官是仇英的友人和赞助人,仇英晚年在陈官家中驻馆作画。陈官对于仇英来说不仅是生活中的赞助人,更是相惜的朋友,陈官本身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并且对仇英十分欣赏,并没有因为仇英的身份对仇英抱有偏见。所以,仇英在这幅赠与陈官的祝寿图中倾注了很多心力,包括整体的选材和情感表达:桃源题材以及画面中位置醒目的古松和高士等。
《桃源仙境图》为青绿山水,却不流于俗媚,反而沉着文雅,设色大气惊艳,经得住细细品味,通幅画面兼工代写,既有历代青绿的妍丽华美,又有写意般的纵逸洒脱,将文人雅趣与精工细写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相对于文人画家的逸笔草草,仇英的青绿桃源更为庄重壮阔,同时又精致入微,而相对于历代青绿山水的富丽堂皇,仇英的桃源仙境又颇有“士气”。仇英用世外仙境来传达永恒,用松和藤来表达长生,画面寓意既有祝寿的美好又有遁世成仙的追求,在传达出祝寿之意的同时又能传达出自身的想法和理想。整幅画表达的仍是数百年来文人雅士心中对桃源仙境的向往,画面中桃花并不是重点,只是引出桃源的概念,真正深入人心的是完全与尘世相隔的另一个世界:仙境。摒弃了所有世俗喧嚣、弹琴论道的世外仙境才是仇英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涵。
《桃花源图》是仇英另一幅桃源题材的画作,全卷有472厘米长,细致地再现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模样。从刚开始桃花夹岸,渔人停舟入洞,到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画面上均有体现。相比《桃源仙境图》脱离尘世般的距离感,这幅作品显得十分贴近生活,没有了云雾缭绕的亭台楼阁,只是寻常人家的草屋宅院,没有弹琴听琴的白衣隐士,有的只是手持锄头船桨的农人、院口屋内闲谈的邻里和门口侧卧摇尾的小狗,人人面目含笑。没了仙山楼阁呈现的高洁超然,整个画面贴近现实生活,气氛放松、悠然。
从画面表现上来看,虽同为青绿山水,《桃源仙境图》透露着风雅妍丽,高贵精细,而《桃花源图》却显得淡然随意,画面远处的群山也低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