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陶行知诗歌的人情美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新诗运动中首批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是从“烂污泥”之类的“粗糙的肥料”中蓬勃生长出来的光彩照人的优美“莲花”,而《献诗》堪称这优美的“莲花”丛中的最灿烂者之一,吸收了古典诗歌的丰富营养,字句朴实而又饱含深沉厚实的人情美,明白如话而又不失典雅,构图优美,意境深远,体现出“凝练是诗歌的灵魂”的美学宗旨,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关键词:《献诗》;深情;艺术特色;人情美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c/08c-0116-04
陶行知是中国新诗运动中首批诗人之一,其作品量大质优,堪称我国现代新诗宝库中的瑰宝,拥有“大众诗人”和“陶派诗人”的美称。但长期以来,人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还在教育诗或政治诗上,主要将陶行知诗歌作为宣传贯彻教育理论的工具来阐释。研究者对于除“教育诗”或“政治诗”外约占陶行知诗歌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其他题材和内容的诗歌甚少加以研究,不但导致陶行知诗歌的价值长期遭到遮蔽,而且导致陶行知在新诗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被忽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陶行知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诗歌价值的发掘从教育价值到美学价值,从宏观观照到微观审视,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来揭示其语言的原生性和艺术性的特质等工作也有了进展。
陶行知生前对自己的诗歌非常珍视,在他去世前一天,他还连夜整理诗稿。《献诗》是他的一首著名的悼亡诗,在1933年7月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知行诗歌集》中,他把《献诗》放在最前面,显示出对它特别的重视和珍爱。尽管陶行知先生不止一次地谦称自己的诗“有不少的烂污泥”,是培养“莲花”的“粗糙的肥料”,但事实昭示了他的诗歌恰恰是从“烂污泥”之类的“粗糙的肥料”中蓬勃生长出来的光彩照人的优美“莲花”,而《献诗》堪称这优美的“莲花”丛中的最灿烂者之一,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一、《献诗》的诞生背景
1.新诗发展史背景。白话诗是中国诗体革命的真正起点,其体式自由多变、丰富多彩,注重自然的音节、自由的节奏和内在的韵律,呈现出大众化、民间化的趋向。五四时期是中国新诗语言初步探索成形的重要时期,新诗的发生在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新诗语言的发生,新诗正是在冲破传统韵语的过程中获得诗体解放,最终完成了中国诗歌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纯熟地运用现代白话语言,既有日常白话长处,又有传统诗语优点,避免了粗率和俗气,具备了精致凝重的特点。
陶行知是新诗运动积极而又成绩斐然的实践家,早在1914年留学美国的海船上就曾经创作过《海风歌》,可惜遗失。他也关心新诗运动的发展,批评过胡适的诗歌,对诗体做了大胆的改革、解放和较为成功的运用。“在创立白话诗中,也有人注意到向古代和现代的民间歌谣学习,因为有平易质朴的特点。……新诗作者实际上并不重视向民间文学学习,倒是一些不以诗人自居,而以诗为通俗宣传工具的人(如陶行知)却坚持写歌谣体的新诗。”[1]陶行知的大量新诗显示了他艰苦探索的成绩,他为纪念父亲而写的《献诗》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2.诗人的生活史背景。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在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陶行知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陶行知天资聪敏,未开蒙识字即可临摹字形。为旸村塾师方秀才(庶咸)发现,愿收为弟子。无奈陶父家贫,不能送子上学。陶行知六岁时,由方秀才免费代为开蒙。启蒙后,在家跟父亲读书习字。陶父原在休宁县万安镇经营酱园,破产后回家种田。1899年,陶父重返休宁万安任册书(掌管当地田赋资料),赁居当地涨山铺,陶行知入吴尔宽私塾伴读。涨山铺在万安镇古城岩下,水兰桥(陶诗中写作“水蓝桥”,即今之水南桥)也在附近。1908年春,陶行知独自一人乘船到杭州学医,父亲送到水兰桥下船。[2]1915年春,陶行知在美国得知父殁噩耗,“悲之极,不得已借事忘之,下课后即到图书馆看书,不敢回寓,每至深夜始返。但梦中不能自主,悲怀一动,凄凉甚矣。”[3]1931年春,陶行知在父亲逝世16周年时,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诗歌獻给父亲,表达对父亲由衷的感激和思念。
二、《献诗》的内容赏析
《献诗》的诗前小序及正文如下:
我十七岁之春,独自一人,乘船赴杭学医,父亲躬自送到水蓝桥下船。回想初别情景,历历如在目前,今特追摄入诗,送别人竟不及见,思之泪落如雨。
古城岩下,
水蓝桥边,
三竿白日,
一个怀了无穷希望的伤心人,
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
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儿子的面上,
望到水、山、天合成一张大嘴,
隐隐约约的把个帆影儿都吞没了,
才慢慢的转回家去。
我要问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恒系统方案书.pdf VIP
- 全套干扰峰分析图解析.docx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钵苗栽植机械)课件讲解.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doc VIP
-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ppt VIP
- DB65T 4063-2017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障技术技术工程.pdf VIP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插秧机)课件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