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在生活中学写作.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在生活中学写作   【摘要】写作源于生活,生活中有鲜活的写作素材。然而只有简单的生活观察和体验并不能写好作文,还需要因势利导,注意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驾驭能力。在日常交流中引导学生寻找素材,言之有物;利用讲评课,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在与同伴交流和获得教师赞赏的体验中激发写作的热情。   【关键词】?生活;讲评;作文   写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就是要学会观察身边的世界,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从生活中捕捉素材,从生活中获得灵感。“高于生活”则需要教师提供引领和陪伴,对写作方法进行具体的指导,包括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调动和保护。   一、一次聊天,拨动个人创作的心弦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鬼神小说,流传甚广。邹弢在《三借庐笔谈》中提道,蒲松龄常在路边备烟茶供行人享用,趁机与之闲谈,搜罗记录奇异传说。且不谈其有无考证,可见“闲聊”就是一种“口语交际”,不失为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方法。   课间闲暇,我会和学生聊天,不刻意为之,顺势而聊。某日中午,几个学生在一起聊谁家小区里的花多,晓航说他们小区里有一个大花坛,里面的花可漂亮了,有人不信,晓航抓抓头,一时不知讲什么了。晓航是个胖胖憨憨的男孩,爱静,喜欢看书,作文写得挺不错的。我笑着说:“晓航,你最近不是对古诗感兴趣吗?你为你们小区的花写首诗呗。”晓航笑笑不作声。   第二天,晓航真的来找我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纸条,微红着脸说:“陈老师,我昨天去了好几趟那个花圃,今天早晨又去了一回,来了灵感,写了一首小诗,想请陈老师指点一下。”这个孩子憨实的外表下藏着细腻的心思和稚嫩的诗情呢!最重要的是,我的“诱导”起作用了,我高兴得连连点头:“你能自己创作诗了,真不简单,陈老师一定得好好看看!”   打开纸条,是首七言诗——《圃外看花》:静静悠香满人间,路人闻香踏步来。粉红枝头花一朵,春风吹来美不散。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先闻花香,再见花朵,有路人,有春风,也注意到了押韵,尤其是其中的“满人间”和“踏步来”,还真有点诗的韵味呢!我边看边点头称道,他羞涩地咧嘴一笑,说:“陈老师,总觉得和平时读到的诗还有很大差别,但又不知道怎么改。”   细细品读这首诗,确实又很多稚嫩不足之处,比如“香”出现了两次,显得重复;“粉红枝头”指向不明确,本意是说粉红色的花朵;“美不散”可能是表达“风吹不散花的香和美”,日常用语没有恰当地转化为诗的语言。我思索半刻,对小航说:“你创作的这首小诗非常棒,如果再斟词酌句地推敲推敲,肯定会更妙,今天下午正好有一节古诗词鉴赏课,你愿意把这首诗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吗?说不定同学们会有好的建议。”他点了点头。   二、一节讲评课,唤醒集体修改的智慧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写出文章来,实现了自我表达,那怎样实现“与人交流”呢?这需要教师搭建一个讲评的平台。管建刚老师指出,“讲评”更重要的是发现文中的精彩之处,引出一个训练点,由个别至全体;或发现表达上的一个普遍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   下午的古诗词鉴赏课上,我拿出小纸条,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抄写这首小诗,引来下面阵阵窃窃私语,学生们可能猜想:今天老师会推荐哪一首诗呢?当我把诗写完,告诉大家这首诗的作者是晓航时,全班哗然,晓航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鉴赏晓航的这首诗,晓航对这首诗还不太满意,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有什么建议,欢迎畅所欲言。”   习惯于欣赏名家名诗的同学们显然还没有适应未来诗人的“早期作品”,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看来还得老师开开个头。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字字珠玑,很少出现相同的字眼,回忆几首以前学过的诗,是不是这样的?(这么一说,立刻就有同学发现了)   生:“香”字重复了!   师:将哪一个“香”换去呢?换成什么呢?   生:换成“闻味”吧。(笑声响起)   师:还挺通顺,就是少了诗意,不妥!   学生一时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   师:路人沿着香味来了,来干嘛?   生:有了,换成“寻花”。   师:还未看见,怎么就肯定是花呢?少了期待的感觉,不能凸显第三句了。想想看,“香”常和哪个词连在一起呢?   生:“寻芳”,路人寻芳踏步来!   师:真妙!这么一改,诗的韵味就更足了!难怪贾岛有“一句三年得,吟得双泪流”的慨叹!再往下看。   生:我想问问作者,是“粉红的枝头”还是“粉红的花儿”?这里好像表达得不清楚。   晓航:是粉红的花儿。   师:你还真会发现,你也来吟一句?   生:粉红花儿立枝头   师:意思通

文档评论(0)

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