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如何思考?
TOC \o 1-5 \h \z 学院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如何思考?
乔治?戴森曾在《图灵大教堂》中写道:“Facebook决定了我们是谁,亚马逊决定了我 们想要什么,Google决定了我们怎么想J
当我们通过搜索引擎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将不可防止的受到搜索结果的影响。 而当搜索引擎越来越多的依靠广告资助,我们的世界可能更多的取决于广告商,而非我们自 己的需求。
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针对前不久炒得沸沸扬扬的百度事件进行描述及分析,并由此阐 述一些个人的思考与感受。
1月7号,新闻曝出百度卖“血友病吧”,引得舆论一片哗然。与此同时,一些人进一 步统计了百度贴吧热门疾病吧的管理情况,发现被卖情况已经超过半数。随着百度贴吧过度 商业化事件持续发酵,百度于1月12日表示停止疾病类贴吧商业化合作。
紧接着,1月14日,全国36家健康类公益组织联名向北京工商局举报,要求工商部门 全面调查百度公司涉嫌违反《广告法》。随后,野鸡医院大规模投放虚假医药广告渐渐浮出 水面。
随着事件持续升温,莆田系医院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其实,早在2015年4月,百度 就曾整治、下线违规医院,并遭到最大民营医院群体莆田系的联合抵抗。2008年,央视也 曾曝光过百度搜索引擎关于医药结果存在大量竞价排名的行为。
这一系列的事件似乎都昭示着“以商言德”的规那么已经不复存在。什么道德、什么三观、 什么节操,都远不及赚钱来的更实在。原百度产品总监俞军曾在其微博中说道:“你们怀念 我,我怀念Google,如果外部压力不够,我回百度也是独木难支。百度的核心问题首先是 价值观,然后是激励机制。”随着2015年百度两次组织架构重整,我们就可以看出百度对于 用户消费、金融市场等领域越来越重视。当自上而下的业绩、财报压力统统袭来,部门不得 不完成一个个指标,那么为了 KPI这个救命稻草,员工便自然而然的简单粗暴的执行各种变 现任务。价值观如此,便自然产生一系列以此为基础的开展战略,细化至各部门各个人,便 产生了如此变味儿的“百度事件二
从“贴吧”这个部门来说,网络一些数据显示其一年运营本钱在20?30亿之间。其用户 量大、流量大、本钱高,但是变现能力较弱,百度渐渐压缩对贴吧部门的拨款,那么自然而 然的,贴吧不得不自己想方法赚钱。依靠的,便是出卖热门贴吧的运营权。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所有变现能力弱的部门都需要被缩减甚至撤销呢?负责用户 推广的部门变现能力弱,是不是预示着它要被砍头?负责公司形象的部门赚钱少,是不是也 有着被撤销的风险?说实话,我非常疑惑一个市值700多亿美元的大公司为何会有这种“杀 鸡取卵”的想法。试想,假设是没了这些提供优质免费服务的局部,百度又将如何获得大量的 用户群体?
当然,产品线变现能力弱并不能为贴吧偏激的经营行为开脱。目光短浅的开展与管理是 贴吧乃至整个百度的大问题。曾几何时,贴吧一家独大,是90后、00后的聚集区。但是随 着知乎、豆瓣的崛起与分流,百度考虑的不是如何提升贴吧质量、稳固用户群体,而是义无 反顾的将之变现。正如此次“卖吧事件”中,贴吧虽然一时从野鸡医院获得了高额的贴吧运 营费,但是导致的只会是口碑越来越差、用户进一步流失。当用户流失,百度高层看不到贴 吧的开展前景时,进一步压缩针对贴吧的资金支持,假设非此次新闻事件的曝光,贴吧只怕会 进一步挖掘自身的变现能力,继续疯狂卖出贴吧运营权。如此往复,只会形成愈发严重的恶 性循环。
其实,贴吧只是百度问题的一个缩影,百度的搜索引擎同样被虚假信息所充满。最可怕 的是,面对广告,我们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搜索结果的先后顺序不是根据我们的需求,而 是取决于广告商竞价排名的投放。相较于收费产品以价格作为代价的商业模式,免费模式的 代价是隐性的。搜索引擎利用用户的点击率赚取广告费,人们不再是客户,而是变成产品。
谷歌同样作为搜索引擎,以广告作为其97%的收入。但是,谷歌会将广告投放在单独的 广告框内,会让人们区分开广告与搜索结果。放眼谷歌公司耗费大力气的业务领域:虚拟现 实、无人驾驶、谷歌眼镜、Chrome OS等等。他们将目标放在十几年、几十年后的新科技上, 而不是一时的捞钱行径。假设是百度仍旧将目光锁定在一时的利益上,其终将被自己所设下的 业障裹挟。
但是,一味的对百度进行冷嘲热讽就够了吗?这一次是百度,下一次或许是另一个互联 网大佬。与其站在道德高地上进行陈词滥调的事后诸葛,倒不如想想: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 该如何思考?当新浪微博里的“公知”们成为收人钱财,与人对骂的职业段子手;当百度搜 索里的结果条目变成广告商们的竞价排行榜;当贴吧里的置顶精品贴成为莆田系医院的精准 投放广告……我们的互联网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