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师护航”的厅官
喝水用九龙杯,佩戴“开光佛珠”,车牌尾号是“111”……身为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当家人的王建又,先后受贿200余万元。2018年3月,昆明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建又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2018年10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王建又犯受贿罪一案,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风水大师成座上宾,
不问苍生问鬼神
1957年3月26日出生的王建又是云南省昆明市人,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刚满17岁,王建又就参加工作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在工作岗位上依然没放弃读书的王建又,考上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省委办公厅工作。1987年,他入了党。
因为文笔出众,王建又很受领导赏识,被提拔为云南省委办公厅三处副处长。从普通家庭出来的王建又,十分珍惜这顶“小乌纱帽”,梦想着以后能当大的官,光宗耀祖。
2003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建又认识了一名姓施的“风水大师”,两人相谈甚欢。“王处长,你年纪轻轻,前途不可限量啊,日后必定是人中龙凤。”施大师能言善道,每句话都说到王建又心里,他被夸得飘飘然。突然,施大师假装掐指一算,话锋一转:“只不过,可惜啊……”
王建又脸色一变,神色紧张,抓住施大师的手,连连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还请大师指点。”施大师面露难色,王建又随即塞上一个红包,他这才神秘兮兮地压低嗓门:“你的名字不太好,这个王建中的‘中’字,会拦住你的前途。”原来,王建又原名王建中,当时的他,还没有改名字。
“名字嘛,可以改。”听了王建又的话,施大师卖起关子:“改名字非同小可,等我回去细细算来,3日之后给你答复。”看着施大师离开的背影,王建又一脸虔诚,差点给他跪下了。
这3天,王建又感觉无比漫长,好不容易再见到施大师,他又大方地送上一个包有数百元的红包。施大师让他把名字里的“中”字改成“又”字。王建又追问其中有何玄机?施大师眼皮一抬:“天机不可泄露。”
就这样,王建又改了名字。说来也巧,名字改了不出半个月,他被任命为云南日报社副总编辑。从此,王建又对“风水”之说更加深信不疑,对施大师是顶礼膜拜。
那个时期,王建又的工作还算兢兢业业,几乎走遍云南各个州市,寻访当地报纸发行等情况,了解云南报业在各地的发展优势、发展瓶颈,以便更好地进行工作。
黄运是云南日报社下属一个记者站的资深工作人员,2003年上半年,他的儿子在昆明成家立业,黄运想把工作调到昆明,方便照顾儿子一家。黄运的儿子是做生意的,家中经济条件不错,黄运盘算着花点钱,走走关系。
很懂人际交往的黄运,很快就“盯”上了王建又,觉得他手中有权,肯定能帮上这个忙。于是,黄运辗转托人,组了饭局,请来王建又。
酒席上,黄运不断巴结王建又,敬酒递烟,赔笑脸。饭后,他主动提出送已有点醉意的王建又回家。王建又一坐上车,黄运就径直把车子开到饭店旁的一个茶室。
三杯清茶下肚,王建又稍稍缓过神来,突然看到桌上放着一个信封。“这是什么?”那时的王建又还没把信封和钱联系起来。黄运把信封塞进他手里:“一点小意思,请王总笑纳。”王建又这才感觉到,信封里面应该是钱,他连连推脱。黄运说:“王总,我对您是非常佩服,没别的意思,朋友之间礼尚往来,您就收下吧。”在黄运的再三坚持下,王建又只能把信封装进公文包里。
回到家,王建又数了又数,信封里是2000元现金。这是他当官以来第一次收到见不得光的“真金白银”,王建又一晚上都没睡着,心跳得厉害,既惊喜又忐忑。
其实,这2000元只不过是黄運用来“试水”的,他想探探王建又会不会收,敢不敢收,再安排接下来的事。
自从收了黄运的钱,每次黄运来电话,王建又显得特别客气,吃饭洗脚也是随叫随到,两人的关系有了“金钱做媒”,突飞猛进。
权钱交易“生意”红火,
“大师护航”愈发猖狂
见时机成熟,黄运准备“行动”。2003年夏天,两人在一个私密的酒店包厢里吃饭,黄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演”了起来:“我一把年纪了,和儿子儿媳分隔两地,家里的老太婆一直埋怨我没本事,要是把工作调到昆明来,一家人就能团聚了,我一辈子窝在小地方,也想到城里来享享福啊。”王建又有点同情黄运,不断安慰。
“王总,咱们是自己人,我就有话直说了,在单位里调个人,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黄运表示,事情办妥后,一定会“报答”他。
王建又想到那个装有2000元的信封,琢磨着如果帮黄运办了事,肯定能得到更多好处,他心动了,对黄运说:“那我试试看吧,能办尽量办。”
作为云南日报社副总编辑的王建又,调动一个下属的工作,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