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与启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古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摘要】本文论述了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通过对西域借助古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胡笳的历史、声音以及其他特点的介绍,论证了古丝绸之路对于丝绸之路周边各国的音乐的许多积极影响,并阐述了通过这些影响给我们现代音乐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胡笳;古丝绸之路;影响;启示   【中图分类号】g257【文献标识码】a   从初中的历史课本中我们便得知在遥远的西汉,张骞出西域,开辟了一条沟通西域和中原的通道古丝绸之路,在汉代没有现在科技技术的支持下,仅靠着人力联通了长安(西安)、甘肃、新疆、中亚、西亚的道路,这条道路开辟的艰辛无疑是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而这条古丝绸之路对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刺激了汉代中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改变了中国汉朝之前中国地理相对封闭的格局,西域各国的商人在汉代中原地区的频繁活动,构成了汉代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沿着丝绸之路周边的国家互通有无,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给丝绸之路添上了他们的足迹,无论是中原的丝绸、茶叶还是西域的歌舞、器乐都给丝绸之路增添色彩。   丝绸之路的作用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互通有无,更是对于丝绸之路周边国家精神文化的交流沟通。而对于音乐,古丝绸之路对其影响是无比深远的,许多汉代之前不常见的罕见的外域文化传入了中原,并与中原本土的音乐进行了有机融合,甚至有人说丝绸之路是音乐铺成的。埃及的鲁特琴、土耳其的乌德琴、箜篌、琵琶,包括此文之后所说的胡笳,都是西域传来的乐器。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戟突出刀枪鸣。”形容的就是琵琶,而文学史上著名的蔡文姬所写的《胡笳十八拍》描绘了胡笳的声音,可见当时西域传来的乐器在当时的流行。   胡笳本来是古代游牧民族匈奴的乐器,匈奴兴起于蒙古,所以胡笳也可以被认为是蒙古族的乐器,这种乐器流行于新疆、内蒙古,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在当时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的胡笳已经分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是西北游牧民族吹管乐器的统称,包括了羌笛、芦管、筚笠等,形制更是多种多样,其基本特点是内置了簧片或者哨片,比较容易吹响。狭义的胡笳则是一种无簧片、无哨片的吹管乐器,如警角、双角之类。自汉代胡笳传入中原后,胡笳便在各个时期留下了它的痕迹。汉代有文姬归汉的故事,回到中原的蔡文姬思念胡笳的声音,便写下《胡笳十八拍》;唐朝时候的大诗人王之涣,听闻羌笛的声音,动情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西晋时期的刘琨,在被胡人包围的时候在城墙上吹奏胡笳,便有了一朝胡笳退敌的故事;清朝时更因为朝廷提倡“四方乐”,宫廷中组建了”蒙古笳吹部”,胡笳的发展到达了巅峰。而在现在胡笳这种乐器在亚洲各国都有遗存,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莫尔吉胡老师考察走访并发掘成书,引起了中国的音乐家的重视。   对于胡笳这种乐器,最具魅力之处在于胡笳的声音。唐朝诗人岑曾写过《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这首诗描绘了胡笳的声音悲伤凄凉,原因有几点:首先是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原因。不论是蔡文姬还是岑参,古人欣赏到胡笳的地点都是大漠戈壁远离中原的地方,那些地方本就比较荒凉,加上中原人去边疆一般是因为战争,有的是因为参军,有的是因为被俘虏,见多了生离死别,甚至做好了一辈子都回不去家乡的准备,远离故土,生死两茫茫,让人更加叹息。其次,胡笳的声音穿透力很强,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被诗人赋予丰富的情感,给人的感觉就是广袤无垠的、悲凉的,不像中原的某些乐器让人觉得具有娱乐性,与中原乐器的声音形成了反差,让人觉得更加悲凉、哀伤。最后就是因为胡笳本身就是异域的乐器,胡笳的曲子也是游牧民族的感觉,会引起远离家乡的人们思乡的感觉。加上寓情于景,情景相融的因素,让人觉得身在异乡,归家遥遥无期,无法归家的悲伤。而对于胡人而言,胡笳代表的是自己的同胞和故土,他们本是游牧民族,而他们也因为种种原因西迁,所以,胡笳声不仅仅是音乐,也是他们民族家乡的代表,更是他们思念家乡无法归家的思念之音。   音乐是一种语言,沟通了每一个人的灵魂。一曲胡笳,虽然不知道演奏的人是谁,但是引起了胡人和汉人共同的思乡之情,即使语言不通,立场不一样,但是引起了相同的共鸣。而这也是古丝绸之路带来的影响之一。古絲绸之路所带来的音乐在汉代之后都完美地融合了中原的音乐,甚至超越了音乐的界限上升到了别的文化领域,比如说舞蹈、美术、服装等。唐朝遗留下来的霓裳羽衣舞,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汉朝、唐朝的许多帝王,例如汉灵帝,唐玄宗等都喜爱胡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