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挥哈尔滨湿地资源优势打造松江湿地黄金旅游带
摘要:“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成为继“冰雪节”之后哈尔滨又一张城市旅游名片。在扩大哈尔滨夏季影响力的同时,通过松江湿地旅游开发,不仅壮大了哈尔滨的旅游产业,更对哈尔滨市经济转型和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探讨推进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哈尔滨;湿地旅游;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1-0158-02
2018年10月25日,哈尔滨凭借优越的湿地资源禀赋和对湿地资源的不懈保护及修护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这是目前国际上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方面规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项大奖。目前,“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继“冰雪节”之后哈尔滨市又一张城市旅游名片。松花江在哈尔滨段孕育形成了国内最大的原生态多样性城市湿地,其有潜力被打造成为哈尔滨境内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金旅游带,助推“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发展战略。
一、哈尔滨发展湿地旅游的资源优势条件
1.湿地景观异质性程度高,具备开展湿地观光旅游的条件。哈尔滨河流湿地景观宽阔壮美,在全国也属罕见。从人工、半人工湿地景观看,不仅景观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湿地景观功能分区也差异显著,形成了景观功能的异质性。如,以风情建筑旅游功能为特色的伏尔加庄园湿地,以水上运动功能为特色的水上公园湿地,以珍稀动植物基因库为特色的金河湾湿地等,发展湿地观光旅游的优势条件明显。
2.湿地以河流湿地为主体,具备开发湿地游船旅游的条件。哈尔滨湿地面积近30万公顷,松花江河流湿地及其北部部分沼泽湿地和阿什河、呼兰河口河流湿地属于天然湿地;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属于人工湿地;金河湾湿地、白鱼泡湿地以及部分湿地公园原生属性为天然湿地,后经人工改造、建设,归入半人工湿地范畴。河流湿地占据了主体,水量充沛、通航率高、景色宜人,非常适合发展湿地游船旅游。
3.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具备开发湿地生態旅游的条件。哈尔滨主要湿地植被组成中有种子植物62科199属397种,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的30%左右。湿地及其周边野生鸟类共有15目29科79种,珍稀湿地鸟类有国家ⅰ级保护的白鹳、黑鹳、丹顶鹤,国家ⅱ保护的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鸳鸯、灰鹤、绿头鸭等。丰富的湿地生物旅游资源组合优势,使得哈尔滨具备了开发生态湿地旅游的先决条件。
4.湿地周边景点街区聚集,具备开发湿地都市旅游的条件。冬季冰雪、夏季避暑、欧陆风情、金源文化、黑土民俗、音乐艺术、城市建筑、休闲文化等多元文化沿湿地集中体现。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兆麟公园、太阳岛公园、俄罗斯风情小镇、哈尔滨极地馆、索菲亚教堂、松花江滨州铁路桥、道台府、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景点、街区汇集,使得哈尔滨具备了开发湿地都市旅游的条件。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
1.湿地面积逐渐萎缩,部分湿地污染严重。随着人口增长、农业开发和建筑用地不断向低河漫滩推进,哈尔滨沼泽湿地面积已大幅萎缩,天然湿地面积骤减。在干旱、风力作用下出现沙化现象,湿地动物尤其是水禽的栖息地受到破坏。部分河流湿地水体受到污染,以湿地为栖息地和繁殖地的动植物受到严重影响,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发生改变,清水类生物数量逐渐减少、消失。
2.湿地产品有待创新,旅游功能挖掘不够。对于湿地旅游资源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认识和挖掘有待深入,湿地旅游精品与亮点不足,出现产品雷同和同质化竞争的可能性较高。河流两岸缺乏连贯,减低了步行可达性;沿江陆路交通不够连通,缺乏特色的开放空间;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破坏了景观视觉通道,整体风貌受到影响,建筑天际线凌乱、色彩不统一。
3.旅游服务配套不足,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哈尔滨湿地旅游服务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为:游客中心、停车场、加油站、旅游厕所、环卫设施等配套设施在数量、质量和特色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湿地周边交通网络建设有待加强,松花江防洪通道、临江马路、码头等水路陆路交通网络还没有形成环线;缺少与湿地旅游配套的休闲娱乐场所等。
4.品牌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管理有待加强。随着湿地旅游的开发建设,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也在逐步推进,但尚不能满足湿地旅游接待与管理快速发展的需求。掌握湿地诸要素、湿地生态系统与管理、湿地生态安全等湿地学专业知识,尤其是熟识哈尔滨湿地特征属性知识,对湿地旅游服务人员、工作管理人员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三、推进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1.依托哈尔滨湿地研究院对湿地生态保护及旅游开发进行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