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四年级
教学形式
阅读教学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从课文内容来看,学生很难理解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因为没有丰富的个人经历,教师的理解也是很肤浅的。为应对这一情况,课前利用早读课和辅导课时间提供了大量关于苏轼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生活,这样就能使学生感悟课文有了一些基础。教学中以品读悟情为主,教师适当以语言渲染,努力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境。
教材分析
《但愿人长久》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苏东坡《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使人感觉到它的皎洁,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人复杂心理活动——冲突、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憧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中了解词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在中秋月夜思念亲人的感情变化过程,体会亲情,理诗词的含义。
3.调动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领略诗中的意境。注重积累诗词,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古典诗词的兴趣,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苏轼在中秋月夜思念亲人的感情。
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教学策略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第二板块: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第三板块:拓展提升
第一板块: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背景: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出示多媒体画面.词《水调歌头》。
1.导入: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曲美,词更美,我们都很喜欢,来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你最喜欢那一句?(学生交流。)
2.复习:
这首词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他的情感发生了那些变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找关键词语。
第二板块: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1-3自然段
(1)过渡:为什么苏轼在这中秋佳节.人们欢欢喜喜的时候却 “心绪不宁”呢?
(2)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你们读到了吗?
(3)交流: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感情怎样?
(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手足情深)
(4)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们兄弟的感情很深?
(出示、理解:形影不离)想象一下,他们小时候还会怎样的形影不离?
谁能读好这个词语,读出关系的密切。
(5)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感情的确非常深,可现在呢?
从“如今屈指算来,分别有七个年头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6)小结: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弟弟苏辙),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的“心绪不宁”呢!
2.学习4-6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这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呀!可是苏轼却身在异乡,孤单而又寂寞,他“把酒问青天”,心中不禁埋怨起来。
师板书:埋怨
(2)自由读,思考讨论: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想象:同学们,如果是你,独自在外,与自己的亲人分别多年,对着这明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欢欢喜喜的良辰美景,你一定也没有心思来欣赏,望着这圆圆的月亮,你会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3)总结:是呀!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4)朗读背诵。
(5)苏轼这么忧伤,这么惆怅,心中充满了埋怨,后来他转念又想到了什么,因而他心理又宽慰了许多?
(6)讨论小结:词人由月亮的圆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悟出世上的事情往往不能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提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间,兄弟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一轮明月。
板书;宽慰
人生哲理: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7)师生共同吟诵第六自然段。
这首词流传至今,千古传唱,是因为它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看着这圆圆的月亮,听着悠扬的乐曲,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学生个别读,谈感受,师生评点,生生交流。)
第三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级检验工理论1.docx VIP
- 附件: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第七版).docx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0-27).docx VIP
- DB13_T1418-2011_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VIP
- 《牛的解剖》课件.ppt VIP
- 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业的全流程账务处理.pdf VIP
- DB11 971-2013 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治安防范系统规范.pdf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1-1).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基本要求》DB14T 3291-2025.pdf VIP
-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道德与法治(陕西卷)(解析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