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2 PAGE 43 专题07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2022·北京四中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才子半流人 古代的中国文人,极看重行走与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因而特别将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的重要性并列在一起,仿佛此二者才是文人创作的入门条件与不二法门,之后方有下笔如通神的灵性与决绝。行走,于古代中国文人而言,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系主动,一种乃被动。所谓被动,便是贬黜与流放。比之前者,后者对文人内心的触动以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力无疑更大、更重要,同时也更深远。 王昌龄当年被流放的原因,史料谓之曰“不护细行”。对王昌龄,流放无疑属于“痛并快乐着”,他一方面舍不得长安城的繁华与热闹,一方面又借此与更多地方上的文人、隐士、僧道以及官员结交,乃至于朋友遍天下。公元739年,王昌龄被流放岭南。他一路遍访名山大川,于巴陵遇到了李白。当时李白也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二人一见如故,盘桓多日。临别,王昌龄作《巴陵送李十二》一诗送李白。一年后,王昌龄得赦,高高兴兴地赶回长安。可他还没有把长安的板凳坐热,就再次因自己的口无遮拦而被流放至湖南龙标。李白闻讯后,专门写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乐观,去龙标不仅带去了中原的蔬菜种子,在流放地推广中原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还教人读书、办了许多诗社,引导当地人吟诗作赋,以至于人称“诗荒开遍夜郎西”。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系今日九江,那时候的九江还属于偏僻之所,他的挚友元稹闻讯后曾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所谓“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可见当时流放令人之揪心。然而就在流放江州期间,白居易几乎完成了他一生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包括《琵琶行》《与元九书》等。后白居易又被放四川忠县,按说比九江还要路途遥远,但他却是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沿长江而上的,一句“鸟得辞笼不择林”便可一窥白居易彼时的愉悦心情。因白乐天的到来,原本荒僻的四川忠县亦很快成了文风繁盛之地。 韩愈与柳宗元被封为一代文坛宗师。一个被流放到广东潮州,一个被流放到广西柳州。两个爱呛火抬杠的文人被抛入了各自人生的最低谷。然而,你看他们二人这个时期相互往来的诗文,却极少谈到他们各自的失势与不如意,倒是大谈人生理想以及两广美食。尤其是柳宗元,他一方面书信与刘禹锡谈人生,一方面鸿雁往来和韩愈论美食。韩愈后来则是吃海鲜吃上了瘾,他写了一首《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寄给长安他的粉丝,不仅仔细描述了他在广东见到的许多稀奇古怪的食物,而且还讲解了他刚学到的一些生物学知识。 再来说说宋代的苏东坡。从公元1079年移知湖州开始,被贬就成为了苏东坡人生的一种常态。他一路被贬到广东惠州,那个时候广东尚属蛮夷之地,什么也没有,即使如此还能“日啖荔枝三百颗”,何其乐观!他还写信给友人:“到惠将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并附上“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诗篇。这些篇什传到朝廷,当时的掌朝者章惇道:“苏子瞻尚尔快活。”于是老苏立马又被贬为琼州别驾,前往海南岛。《宋史》言海南“非人所居”。正是这个“非人所居”的海南,却让苏东坡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悔”的诗句。仅仅数年后,海南便出现了“书声琅琅,弦歌四起”的景象,海南文士还结成了“桄榔诗社”,此被称为海南文化的发轫团体。 宋元以后被流放的文人其实也非常多,但最著名的我以为当属王阳明无疑。他当时是被流放到贵州的龙场驿做驿丞。贵州的戍所可谓苦不堪言。因为根本就没有可居住的房屋,王阳明只好结草庵以居之,至此,“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便“日夜端居默坐,澄心静虑,以求诸静一之中”。据说,他这样长期端居默坐,一天夜里,忽然高兴得雀跃欢呼,原来他已“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认为“圣人之道”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性里,向外部事物去寻找是错误的。于是他创立“心学”,并写成《五经臆说》一书,为后世留下了中国古代哲学里的“阳明学派”,甚至被后人尊崇到与朱熹并列的位置。 文人曾被认为是最柔弱且无力的一群,然而,在人生的逆境中,在无常的命运里,却是这些人创造了奇迹。反观那些皇帝,无论是南唐后主李煜,还是宋徽钦二帝,他们忘不掉的是自己昔日的荣华富贵,不能放下身段面对现实。像李煜,干脆“日夕以泪洗面”,看他的词,那简直幽怨到整个人都快不行了。宋钦宗赵恒,更是“时时仰天号泣”。他们缺少的恰恰是像苏东坡那样“九死南荒吾不悔”的气度与洒脱。 流放从来都不是一种正常的人生进行时,但于文学而言,于作家来讲,我们今天能够记住的那些金词锦句,差不多都是他们在流放期间所创作的,更不用说像王阳明那样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新领域的被流放的文人了。这难说不是印证了孟子的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