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师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句的含义和用法。
2.根据韩愈所处时代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理解文章观点的针对性。
3.把握本文的观点,理解对比、举例、引证等论证方法,梳理论证思路。
4.联系今天的社会生活,探究韩愈观点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难点
1、2、3是教学重点,4是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问题导入法,分类整理法,合作探究法
考点关联
文言词语理解,文化常识积累,论证方法及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于老师的职能和内涵,古今中外的大家都有过自己的见解。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在唐代的韩愈则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对教师职能最为直接的阐述。这个观点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韩愈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呢?
二、作者及背景说明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所谓“古文”,是相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当时有一批学生或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三、读准字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ú) 不能(b ù ) 传道(chuán )从容(cóng)
聃(dān) 蟠(pán) 苌弘(cháng) 近谀(yú) 贻(yí)
冉(rǎn) 潘(pān) 长幼(zhǎng) 须臾(yú) 怡(yí)
四、把握观点,梳理论证思路
1.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指出教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论述从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最后指出从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第二段从反面展开论述,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然后从三个方面的对比进行论述。一是纵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二是自比:对其子与对其身,三是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这样广泛深入的对比有很强的针对性,既把师道不传的原因充分揭示出来了,也把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暴露出来,让人看到了荒谬与可笑,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3.第三段进一步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论证时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证法。韩愈对于师徒关系的认识充满了辩证法: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对孔子教学相长师生观的进一步阐述。
4.第四段交待写作缘由,赞扬李蟠时又强调了他的观点。
五、韩愈的学习观中有哪些仍然值得借鉴,哪些需要更新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1.值得借鉴的观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需要更新的观点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六、文言知识分类整理归纳
一、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书愤》(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精品备课资源(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雨巷》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docx
-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议论类文言文专项练.docx
-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分析诗歌中的形象.docx
-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语言风格.docx
- 大作文-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 大作文-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劝学》教学设计.docx
- 《赤壁赋》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赤壁赋》课件4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登高》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登高》课件2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登高》课件3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x
- 《论语》十二章+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念奴娇+赤壁怀古》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