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发生条件及防治适期、综合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辖区内的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671.5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GB/T 23416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DB/T 1147 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治适期
在防治某种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的适宜时期。
3.2
防治指标
某种作物在某一虫害或病害危害下,需要人为干预,不使种植者的利益受到损失时害虫的种群密度
或病害的发病率等数值。
4 发生条件及防治适期
4.1 主要病害
4.1.1 猝倒病
苗床温度10 ℃、湿度大的情况下易发生,播前苗床或种子处理,预防发生。
4.1.2 立枯病
1
苗床温度20 ℃~25 ℃,湿度大环境下易发生,主要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及定植后前期,应在初现
病株时开始防治。
4.1.3 棒孢叶斑病
温度在25 ℃~28 ℃,相对湿度大于85%的棚室易发病,生长后期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4 霜霉病
日平均气温16 ℃时,病害开始发生,温度20 ℃~24 ℃,相对湿度80%以上易流行;多雨、多雾、
多露的情况下,病害极易流行。以预防为主。
4.1.5 白粉病
温度20 ℃~25 ℃,相对湿度85%以上,通风不畅、高湿、结露,病害发生严重。以预防为主。
4.1.6 蔓枯病
露地栽培温度20 ℃~25 ℃,相对湿度85%以上发病较重;保护地栽培通风不良,种植密度过大,
光照不足,空气湿度大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7 炭疽病
温度10 ℃~30 ℃,相对湿度80%~90%均可发病,24 ℃左右发病最重;氮肥过多、大水漫灌、通风
不良或植株衰弱,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8 黑星病
温度在9 ℃~30 ℃,相对湿度85%以上均可发病。温度17 ℃,相对湿度90%以上发病重;以预防为
主。
4.1.9 枯萎病
土壤温度20 ℃~23 ℃,土壤湿度90%以上极易发病;连作、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土壤过分干旱或
质地黏重的酸性土、根系受伤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0 细菌性角斑病
温度4 ℃~39 ℃均可发生,相对湿度70%以上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1 疫病
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8 ℃~30 ℃,相对湿度在95%以上易发病;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重茬连作、高
温高湿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2 灰霉病
温度15 ℃~20 ℃,相对湿度94%以上,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3 绵腐病
高温、潮湿宜发病;土质黏重、种植过密、管理粗放、有损伤等发病重。结瓜期预防发生。
4.1.14 镰刀菌根腐病
2
高温高湿宜发病。重茬地、低洼地、黏土地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5 白绢病
发病适温30 ℃,高温、时雨时晴利于病害的传播。重茬地、酸性土或砂土地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6 黑斑病
结果期遇高温高湿环境,宜发病;浇水、雨后病情加重。以预防为主。
4.1.17 菌核病
温度5 ℃~30 ℃、相对湿度85%以上,均可发病。温度在20 ℃左右,相对湿度在98%以上发病严重。
以预防为主。
4.1.18 褐斑病
温度在20 ℃~30 ℃,相对湿度90%以上,昼夜温差大、光照不足、有结露,发病重;植株衰弱,偏
施氮肥,微量元素硼缺乏时发病重。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离子交换法从氧化铜钴矿加压氨浸液中分离铜钴的研究.doc VIP
- 妙音博士儿童听说能力康复训练乐园软件用户使用手册.doc VIP
- 第二章物理常数测定法课件.ppt VIP
- 绍兴市工程师答辩实务题答案市政道路(桥梁).doc VIP
- 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卷后面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老年认知障碍若干问题研讨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2025年机场地勤面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GB50515-2010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docx VIP
- 榆林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一模) 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武广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