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爬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ocx

基于爬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毕 业 设 计(论 文) PAGE 23 目录 TOC \o 1-3 \h \u 12245 1 绪论 2 6077 1.1 课题来源 2 18265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 2 22458 1.2.1 背景 2 2408 1.2.1 中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2 19103 1.2.2 心理咨询普遍的问题 3 18473 1.2.2 目的 4 45 1.2.3 意义 4 10667 1.3 国内外基本研究概况 4 20034 1.3.1 微博的影响 4 31797 1.3.2 国外研究现状 6 25190 1.3.2 国内研究现状 7 22052 1.3.3 爬虫引擎的发展 7 25772 1.3.4 发展趋势 8 9661 1.3.5网络爬虫安全性问题 8 24251 1.4 微博情感理论研究 9 14499 1.4.1 情感计算 9 28662 1.4.2 常识库研究法 9 16328 1.5 网页的抓取 10 24611 1.5.1 网络爬虫 10 15376 1.5.2 爬虫抓取方法比较 11 27645 1.5.3 相关度评价方法 12 24842 1.6 Web信息提取 13 17297 1.7 去重检测 13 9830 1.8 分析控制器 14 12379 1.9 本章小结 14 17931 2 系统分析与设计 15 18816 2.1 情绪预警模型的构建 15 5120 2.1.1 模型结构图 15 3734 2.1.2 微博情感空间 15 18054 2.1.3 心情空间 16 17871 2.1.4 性格空间 17 14356 2.1.5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17 8342 2.1.2 情感词典分析法 18 14863 2.1.2 微博表情分类 18 464 2.2 分析流程图 19 1661 2.3 系统框架设计 20 23389 2.4 爬虫体系结构 20 4089 2.5 正则表达式 21 1180 2.6 URL管理 22 10941 2.6 页面请求方式 22 14834 2.7 本章小结 23 7799 3 使用爬虫技术获取心理健康数据 24 13737 3.1 爬虫爬取流程 24 28738 3.2 伪代码描述 24 5278 3.3 抓取特征微博 25 27905 3.4 心理健康模型输出 27 3486 3.5 情绪空间走势图 27 32744 3.6 本章小结 27 30811 4 结论 28 32250 致谢 29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自选课题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 1.2.1 背景 1.2.1 中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外文化不断冲击,社会竞争加剧,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爱情等压力的加大,有时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若长时间得不到疏导,会引发身体疾病,甚至会走向极端。比如2016年初,南京邮电大学研三学生蒋华文跳楼身亡,2018年初 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跳楼自杀,北京邮电大学研三学生孙腾霄跳楼自杀等等,即毁掉了自己的一生,也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悲痛,给学校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假如平时心理健康教育到位, 学校能经常了解他们的想法,安慰他们心理,及时沟通并能给予及时的解决,相信很多悲剧就不会上演。但是由于学生众多,人力有限,缺乏及时的关怀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头脑清晰,但有时情绪波动较大,缺乏自控力,面对挫折时有时难以自我调节。 虽然学校也有心理咨询中心,并投入了很多人力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了也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由于很多同学并没有充分利用心里咨询的机会,有问题和想法还是通过其他渠道和形式得以排解, 甚至有些人性格孤僻无处诉苦,乃至走向极端。由于高校缺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准确数据, 这给大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和进行的心理健康咨询是有限的。 Elli-son等人在一个研究中发现,大学生使用Facebook与创造社会资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同样,Manago等人发现社交网站能持续地满足大学生社会心理需求。其他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会促进发展亲密关系,比如大学生之间友谊的维系。此外,与朋友交流可能会帮助解决一些大学阶段同学遇到的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心理健康数据,来检验大学生社交媒体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文档评论(0)

147****3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四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02505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2日上传了四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