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 七年级 语文《紫藤萝瀑布》 教案.docx

七年级下语文: 七年级 语文《紫藤萝瀑布》 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读美,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之美。 2.赏美,通过赏析写景状物的手法感受紫藤萝形象美。 3.悟美,通过比读等感悟作者表达的生命之美。 【教学重难点】 1.赏美,通过赏析写景状物的手法感受紫藤萝形象美。。 2.悟美,通过比读等感悟作者如何写出生命之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学习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许多花草树木都蕴含了人的情感志向,请看图片,你知道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逸 高洁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高洁 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者宗璞笔下的紫藤萝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读美 回忆托物言志手法,先描写物,再写情态。 配乐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条( )的紫藤萝瀑布。 明确:眼前的是盛 回忆中的是稀(板书:眼前 回忆 盛 稀) 三、赏美 1.“盛”(找描写) 聚焦2-6段,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表现藤萝之盛?批注 提示:通过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词性(动词、副词、形容词等)角度赏析。(探特点) 小结:这一处藤萝,有( )有( ) 这一处藤萝,有(点)有(面)。既有整个藤萝,也有一朵朵花; 还有这一处藤萝,有(形)有(味)。既有形态,也有味道; 有(静)有(动),有“嚷嚷”、“笑”、“挤”,又有一朵朵花静态描写,还有化静为动; 还有(现在)有(过去),从对比衬托看; 还有(观察)有(感受),从我的心理变化看。 2.“稀”(抓联系) 回忆中的紫藤萝是怎样的? 倚傍 伶仃 为什么要写?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四、悟美 1.理解“花与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句。 ①结合文本线索。如第七段“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第八段“依傍、稀落、试探”,结尾时间“1982年5月6日”。 ②借助资料。 《哭小弟》《花朝节的纪念》、文革资料。作者在文中说“十年前”,“十年前”是文革。82年,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十年浩劫——不仅指花和人,也指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历各种不幸。十年浩劫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不幸。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1年,江青炮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严重压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百度词条 3.宗璞说自己“加快了脚步”,也是在说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已经耽误了太久,以后一定要好好发展。由花到人,到民族、到国家,主旨就更宏阔,立意更高远。托物言志,言的既是自己个人情思、志趣、意愿,也是家国情怀。 (揭情志) 小结手法:找描写、探特点、抓联系、揭情志 比较阅读 《好一朵木槿花》节选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环境的艰难,更不觉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中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