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与妻书》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林觉民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章内容,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
3.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体会语气词在具体语境中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深刻含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高尚情操。
三、预习检测
称心快意(chèn) 眷属(juàn) 卿卿(qīng)
几家能彀(gòu) 如晤(wù) 一恸(tòng)
心不能禁(jīn) 婉解(wǎn) 依旁(bàng)
双栖(qī) 肖我(xiào) 相和(hè)
四、作者介绍
林觉民(1887年-1911年5月),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
13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5?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
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李准欲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张鸣歧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5月3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五、写作背景
这封信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夜里写的,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另一封就是给她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陈意映,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为了安慰她,也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用过继的办法,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过继给陈意映,取名叫林暖苏。林暖苏多少慰藉了陈意映悲伤的心,几个月后,“腹中之物”降生人间,取名仲新。但由于陈意映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再加上生活变得艰难,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陈意映去世后,林仲新由祖父抚养。大学毕业后,林仲新来到南京,跟随林觉民的旧交林森做事,林森对林仲新关照很多。随中国历史的变化,林仲新不断迁移居住地,晚年生活在福建漳州。生有一儿两女,一个在北京,两个在福州。林仲新于?1983?年病逝。
六、新知讲解
1、请大家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重点词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体会本文和《谏逐客书》同为“书”,却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写作目的。
《谏逐客书》“书”为奏疏,公文,随事谏诤、议论政务;《与妻书》传寄亲人、吐露心声。对象不同,目的各异。却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写作目的。
2、亲友间的书信,往往不事营构,自由抒写,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林觉民的《与妻书》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3、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
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8):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pptx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春江花月夜》课件.pptx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案)同步备课.docx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课件)20202021学年同步备课.pptx
- 高中语文必修下 小说阅读综述(教学课件).pptx
-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下中国建筑的特征.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下说木叶第一课时.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下说木叶第二课时.ppt
-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