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荷叶﹒母亲》
对标题“荷叶﹒母亲”如何理解?
中间的小点?
间隔号的基本用法
1.外国人和一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示例:诺尔曼·白求恩‖爱新觉罗·玄烨。
2.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新史记·郭美美列传》。
3.诗的标题、词的标题与诗体、词牌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七律·长征》‖《江城子·咏史》
4.表示节日或事件,代表月份的数字和代表日子的数字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一二·九运动”。
5.用几个并列词语做标题,词语之间可以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人性·法律·社会‖信号·符号·语言‖人·兽·鬼。
“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点?从文中找依据。
荷叶为风雨中的荷花遮风挡雨;母亲是心中有雨点的“我”的荫蔽。
你从哪里读出“我”和“红莲”的关系?
你从哪里读出“红莲”是在风雨中的?
你从哪里读出“我”心中是有“雨点”的?
“八年前…… 九年前……”的事情,把“我”和“荷花”连在了一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
文章表面是写荷叶对荷花的庇护,其实是写母亲对“我”的呵护,你的理解?
是荷花、荷叶之间的关系与“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有相似点,这种写法叫“以花喻人”。
文章写雨中莲花、荷花遮蔽莲花,作者受到触动产生联想,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
品读文中的修辞手法
第二单元《金色花》
对标题“金色花”如何理解?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正可以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我”为什么想要变成一朵金色花?
只是为了好玩吗?
没想过妈妈会担心我吗?
为什么会“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
又为什么要“在新叶上跳舞”?
我想要妈妈来寻找我吗?
为什么要“暗暗地匿笑”“一声儿也不响”?
……
“我”在这里变成一朵金色花,不仅仅是因为“好玩”,也不是为了和妈妈捉迷藏,而是也希望为妈妈做点什么事情。在妈妈祷告时嗅到香气,在午后看书时不伤眼睛。
“我”变成金色花后和妈妈做了哪些游戏?
为什么“我”要给妈妈传递香气?
为什么“我”要投下小小的影子在妈妈所读的地方?
为什么“我”要待在妈妈的视线范围内?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孩?用文章中的细节来说明。
为什么妈妈说“我”是个“坏孩子”呢?
我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活泼的孩子。
品读第二段“孩子,你在哪里呀?”
当“我”和“妈妈”玩捉迷藏,妈妈因找不到我而焦急地喊“孩子,你在哪儿呀 ?”从 这一句简短的话中,我们就能体现到孩子是母亲心头的一块肉,是她永远的牵挂。而孩子却在那里匿笑,一声不响。这不正是孩子天真、调皮的习性吗?
品读第八段“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当“我”重新变成人形站在“妈妈”的面前,求她跟我讲故事时,“妈妈”由不见孩子惶急的心情一下子变成又惊又喜。“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
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
为什么是怀念?
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谁怀念谁?
“我”怀念母亲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我做了哪些怀念母亲的事?
为什么值得怀念。?????
母爱……
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担起一份责任——就是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绚烂。
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义。
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 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 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总结
越是懂得越是怀念啊,
越是怀念就越是深深的自责,
越是自责就越要好好儿的活。
PAGE
P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测试卷-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知识点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