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肝炎、肝硬化、肝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吴仲文等报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 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显著增加,B/E值显著降低,B/E值与肠杆菌、肠球菌呈负相关。B/E值可作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浙江预防医学.2000;12(7):4~5.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华静等报告:(1)肝硬化患者双岐杆菌、拟杆菌、真杆菌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量高于正常组(P<0.05);(2)肠菌失调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关;(3)内毒素水平与大肠杆菌量存在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具有代表性的厌氧菌减少,需氧菌增多。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大量繁殖可能是引起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2):79~81.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特点 结肠菌群中细菌的总数增多,特别是某些G-杆菌显著增多,如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正常结肠内占优势的厌氧菌数量显著减少,如双歧杆菌、真杆菌、拟杆菌。 正常位于结肠内及小肠下段的某些菌种上行定植及繁衍,如结肠型细菌拟杆菌、铜绿假单孢菌、梭菌上行至回肠内定植,产生毒素。 回肠内原稀少的粪链球菌除大量繁殖外,上行定植于空肠和十二指肠内。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肝硬化形成门脉高压症导致胃肠道淤血及组织水肿,从而影响肠腔内环境。 肠蠕动减慢延迟,微绒毛损害,降低肠道的清除能力,提供过路菌接触黏附黏膜的机会,导致细菌过度生长而发生肠道菌群失调。 肠黏膜内的pH值下降,肠腔内的pH上升,使细菌生长受到影响。 肠腔内胆盐的缺乏等。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并发症 腹泻 门脉高压性肠病、肠黏膜分泌功能紊乱及胆盐的肠肝循环障碍致分泌性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厌氧菌及杆菌数量减少 肝性脑病 肝硬化患者肠道内细菌,尤其是小肠内拟杆菌及梭菌(肠道内2种主要的产氨菌)过度生长,显著增加血氨和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和吸收。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并发症 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 肠道黏膜淤血、水肿、糜烂,防御功能明显下降,肠道屏障作用减弱,细菌直接进入腹腔。 门体侧枝循环形成,肠道细菌经过“短路”进入体循环。 肝脏枯否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作用减退或消失,有相当部分的血流不经过肝脏细胞的解毒处理,经过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导致细菌内毒素血症。 细菌内毒素引起肾脏小动脉痉挛性收缩,门静脉高压进一步加重,肝脏受损程度恶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利尿剂反应性下降,腹水形成顽固性。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14(2):150. 南方医院陈穗等对3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肠道菌群进行了检查,发现病人在发生肝癌之前大多数都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史,且肝功能多为失代偿期,因而易发生肠道菌群的失调。提示维持正常的肠道菌群或许对肝癌病人的治疗是有所帮助的,对预后也有益。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关于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疾病 第一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概述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及其它微生物。这个生态系统是相互平衡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对宿主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在外环境的影响下,机体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组成正常微生物群的微生物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为微生物失调。 第二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一、正常胃肠道菌群 人类正常肠道菌群极为复杂,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由30属500种组成,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适应在胃肠道内生存,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可分为常住菌(原籍菌群)和过路菌(外籍菌群),前者是在肠道内保持着稳定的群体;后者由口摄入并单纯经过胃肠道。常住菌是使过路菌不能定植的一个因素。 第三页,共五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人体中定居的细菌 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在,被称为正常菌群。 成人体内的细菌数为1.2千克,约100万亿(1015)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约80%,细菌种类约400-500种,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这些细菌可分为3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doc VIP
- 港口危险货物包装专项试卷.doc VIP
- 2024年教师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有关政策解读附件10.doc VIP
- 《电力机车制动机》课件 5-18-1 DK-2无火回送.pptx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PPT课件.pptx VIP
-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体化课程.pdf VIP
- 河南科技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试卷2016–2017第二学期期末试卷C.pdf VIP
- 第十六章-会阴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安徒生童话》推进课.pptx
- 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网络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